返回主页

原著欣赏

戏曲影视

全国学会

历届会议

续书种种

作者研究

学者介绍

论文索引

专著介绍

版本研究

热门话题

珍奇收藏

民间故事

连 环 画

儿童乐园

留 言 处

名城淮安

专家论坛

研 究 会

 

 

 

 

西游记宫

书    

天花才子点评后西游记

 

 

第十九回   唐长老坐困火云楼 小行者大闹五庄观

 


  诗曰:


  平平道理没低高,就是灵山也不遥。
  既已有人应有鬼,须知无佛便无妖。
  死生祸福凭谁造,苦乐悲欢实自招。
  若识此中真妙义,求经求解亦徒劳。


  话说唐半偈与小行者师徒四众,自分身解脱而来,一路上无挂无碍,好不快活。又不知不觉行了数千里路,忽又一座高山阻路。唐半偈在马上看见,便问小行者道:“前面怎么又有高山了?”小行者道:“从大唐国到灵山,算起程途来,有十万八千里遥远。似这般高山峻岭,也不计其数,只好看做平平大道,坦坦而行,方容易得到。我们出门,才过不上三、五处,怎么就惊讶起来?”唐半偈道:“不是惊讶,只恐其中又有妖魔。”小行者道:“山岳乃灵秀聚藏之处,断没有个空生虚设之理,不为妖魔窃据,定有仙佛留踪。我看此山虽然高峻,却祥光瑞气,郁郁苍苍,多分还是圣贤所居。师父放胆前行,不须害怕。”唐长老闻言,再抬头又将那座山一看,只见:


  龙蟠空际,青巍巍高插云霄;虎踞寰中,碧沉沉下临泉壤。方隅广阔,从东而望,莽荡荡未知那一面为西;道路修长,自南而观,远迢迢不识那一条是北。苍烟影里,围不转,抱不合,尽是千年老树;岚气光中,攀不着,跻不上,无非万丈危峰。日色正晴,而细细半空飞雨,大都石触流泉;风声不作,而隐隐四境闻雷,无非涧冲瀑布。松梢白鹤成群,装点出丘壑清幽;岭上玄猿作队,描画得峰峦灵异。红不是花,丹不是叶,赤不是霞,绛雪满山光灼灼;秀不是草,灵不是药,滑不是苔,紫芝遍地色离离。烂玉充饥,不羡胡麻之饭;露珠解渴,何烦琼杵之浆。日月至明,岩穴高深常不见;烟云殊幻,山川肤寸忽然生。四山气候不齐,九夏不能消背阴之冷霜;绝顶观瞻最远,半夜可以见沧海之出日。上碧落而下黄泉,真堪顶踵两间;宗灵鹫而祖须弥,足以儿孙五岳。


  唐半偈在马上细细观看,见山中烟云皆有温和之气,树上鸟雀毫无怪异之声。因赞叹道:“履真,你看得果明,论得最当,但不知是甚地方?我们须赶入山去,寻个人家问问,方知端的。”小行者道:“师父说得是。”因将龙马加上一鞭,大家追随着赶进山去。又行了三、五里,早望见两山回合处,高耸出许多兽头屋脊,心知非寺即观。因随着径路转到山门前看时,见果是一所仙观。忙将马勒住,跳将下来。等小行者三人走到,遂将马交与沙弥牵着,然后一齐走入观来。正不知是甚么所在,到了二山门,忽见立着一片石,石上两行字写得分明道:


  万寿山洞天,五庄观福地。

 

唐半偈看了,忽然省悟道:“原来就是此处,果然是圣贤所居。履真所见不差。”猪一戒笑道:“师父原来是走过的?”唐半偈道:“我何曾走过?”猪一戒道:“既未曾走过,为何晓得?”唐半偈道:“曾闻得有人传说,此山乃镇元大仙修真之处。昔日唐玄奘佛师往西天求经时,曾在此处经过。不期你祖大圣因些小忿,一时鲁莽,将他观内草还丹人参果树打倒,镇元大仙不肯甘休,两家大伤和气。后来亏了观世音菩萨医活了果树,方才解了此结。我所以得知。就是《水经》上也开载有万寿山名目。今日既有缘到此,我们进去瞻仰一番,也不为空过。”小行者听了欢喜道:“原来我祖大圣与他是旧相识,该进去拜望拜望。”

四众一面说,一面往里走。将走到大殿,只见殿内走出两个道童来相迎,忽看见他师徒四人模样,只管估上估下,吃惊打怪,不敢开口。唐半偈因问道:“二位小师兄见了我们,为何这等惊讶?”两道童方应道:“我看四位老师父又象认得,又象不认得,故此惊疑,不敢轻易动问。”小行者笑道:“好胡说!既认得,就认得,若是不认得,就不认得,为甚又认得,又不认得,说这样跷蹊话儿?”两道童道:“不是俺们说活跷蹊。只因二、三百年前,曾有一位唐三藏师父,带着三个徒弟,俨然与四位老师父一般嘴脸,故疑疑惑惑,说个认得。今细看四位老师父,面貌虽同,而言语老少,又有些略不同处,故疑疑惑惑,说个不认得。”唐半偈听了,因说道:“二位小师兄眼力果然不差,莫非就是明月、清风二位么?”两道童道:“我二人正是,老师父为何也得知?”唐半偈道:“因你说起,我故揣知。昔年那四位求经的师父,今已成佛了。我们四众,乃新奉大唐天子之命,重往灵山去的。虽则是同源共派,却已后先异体,怪不得你二人疑惑。”明月、清风道:“既不是旧相知,另是新客,且请问:昔年唐师父既已请了经去,便已完了善果,今日老师父又到灵山见世尊做什么?”唐长老道:“只因唐佛师求来的真经,世人不得其解,渐渐入魔。故唐天子命我贫僧,又往灵山去求真解。”明月、清风笑道:“大道谁人不具,那个不知,连经也是多的。何况既有经,经即是解,又求些什么?中国人怎这等愚蠢!又要老师父奔波劳碌。象我们这里,无经也过了日子。”猪一戒听了怒说道:“你这两个童儿也忒惫赖,客来全不知款待,只管说长道短,你道家怎知我僧家之事?”明月、清风见猪一戒发作,只瞪着眼看。唐半偈忙喝住猪一戒,不许多嘴。又向明月、清风道:“此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消论到。但贫僧久闻镇元大仙乃地仙之祖,道法高妙,今幸便路过此,愿求瞻仰,敢烦二位小师兄通报一声。”明月、清风道:“既要见家师,且殿内请坐。但家师近日在火云楼养静,不喜见客。前日元始天尊到来,也未曾会面。只怕未肯出来。”唐半偈道:“大仙见与不见,安敢相强?只求二位小师兄通报一声。”两道童道:“这个使得。”说完,明月便邀唐半偈殿上去坐。

清风便入内去禀知镇元大仙道:“外面来了四个和尚,说是大唐国王差他去西域,见佛求解的,路过此山,要求见祖师。一个是师父,三个是徒弟。行藏模样,就与那年求经的一般无二。”镇元大仙道:“那年,那唐三藏乃金蝉子转世,与我是旧识,那孙行者后来又与我八拜为交,故殷勤款待他;今日这四个和尚,知他有来历没来历?我怎轻易去见他!你只回了吧。若念同是善门,留他一茶一饭足矣!”

清风领命,出到殿上,回复唐长老道:“家师近日养静,概不见客。若要相会,候老师父西天求解回来吧。若是路上未曾吃饭,请坐坐,便斋用了去。”唐半偈听了,却也默默无言。旁边小行者早不忿道:“你这师父忒也妄自尊大!我们又不是专一游方化斋的,今日偶便过此,我老师父要会一会,也是一团恭敬之心,怎么躲在里面,装模作样,不肯出来?”清风笑道:“这位师父说话倒也好笑,你们是释教,我们是道教,又素不相识,偶然到此,又不是特特为家师来的,见也罢,不见也罢,有什么统属相关,上门怪人!”小行者道:“既是释教与道教无统属相关,为何当年唐佛师与孙佛师到此,留他住了许久,又做人参果会请他,今日却这等薄待我们?”清风道:“这话说得一发好笑,各人有各人的情分,你那里管得许多!”小行者道:“他们有甚情分?”清风道:“你不知,那唐三藏前身原是金蝉子,曾在佛前亲手传茶与我师父吃,是个旧交;孙行者初也无缘,行凶罗唣,被我本师拿住,捆了鞭打,又拿他下油锅。因爱他会腾挪,有手段,又有大体面,能请观世音来医活人参果树,两下打成相识,故与他八拜结为弟兄。有此因缘,故留住许久。你们没一些来历,怎么争得!”小行者笑道:“若是这等说来,我与你师父就是真真的通家了。”清风笑道:“又来说谎!且问你:游方和尚家在那里?就是有家,不过空门,也不能‘有欲以观俺玄门之窍’。窍从那里通起?莫要信口骗人。”小行者道:“不骗你!我与你实说罢。我就是孙大圣的嫡派子孙。孙大圣既与你师父为八拜之交,我岂不是通家?”清风道:“这是冒不得的!那孙大圣好大有手段,使一条金箍棒,有万斤轻重,被我师父拿住又走了。你既要充他子孙,也要有二、三分本事。”明月接说道:“不但孙行者有本事,就是二徒弟猪八戒那柄钉耙,与三徒弟沙和尚那条禅杖,也甚是利害。”小行者笑道:“原来你们只奉承狠的,我祖大圣既有金箍铁棒,我难道就没有?”就在耳朵中取出绣花针,变成金箍铁捧,走出殿外,舞了一回,竖在丹台上道:“你看这是什么?终不成也是假冒!”猪一戒与沙弥见小行者卖弄,也撤出钉耙、禅杖,放在台边,道:“请看看,比当年的可差不多。”两个道童看见也着惊道:“原来四位师父也不是凡人,既有来历,不须着急。”清风因看着明月说道:“你可快备斋,请四位老师父暂且用些,等我进去再禀知师父,或者出来相见,也未可知。”唐半偈忙称谢道:“如此多谢。”

说罢,明月就邀唐长老四众到客堂去吃斋。清风依旧走到火云楼见镇元大仙,将前情细细说了一遍。大仙道:“我方才静观,这些来因已知道了。若论孙斗战,与我有交,他的子孙就是我子侄一般,理该和气待他。但他倚着后天之强,不识先天之妙,若不叫他费些气力,我仙家作用他也不知。”因分付清风道:“且去单请他师父来见,我自有区处。”清风领命,走到客堂,等他师徒们吃完了斋,方说道:“家师闻知俱是知交,就该出见。因一向养静,不敢破例,命我先请唐老师父进去一会吧。”猪一戒道:“难道我们就进去不得?”清风道:“先师后徒,礼也!不要性急,少不得一个个都要请的。”猪一戒还要发话,早被唐半偈喝住道:“大仙肯容我谒见,已是天大的情分,你怎敢胡争!”猪一戒方不敢开口。

清风因领着唐半偈,竟到火云楼来。到得楼下,早又有一个小童撑开帘子,请唐半偈入去。唐半偈入到楼中,望见镇元大仙高坐在上面,就合掌膜拜道:“贫僧大颠,谨参见祖师。”那大仙看见,忙降座搀住道:“我与你释、道分途,礼当宾主,怎么如此谦恭?”唐半偈道:“大仙乃当代祖师,大颠不过一介凡僧,今得仰瞻玄范,实出万幸,敢不顶礼,以展微诚!”大仙道:“体力虽别圣凡,性道实无高下。颠师既肯努力灵山,自是佛门法器,不应过为分别,还是宾主为宜。”唐半偈那里肯依,逊让了多时,毕竟以弟子礼参拜大仙。参拜完,大仙让坐,命童子传茶。茶毕,大仙便问道:“当年唐旃檀努力求经,盖有前因,故历多魔,以彰佛罚;今颠师既无前因,只在家修持,未尝不可证果,何故又承命西行?”唐半偈道:“努力必待前因,则惟佛成佛,而凡夫万劫不出凡夫矣!贫僧此行,岂敢妄希佛果,但愿舍此凡夫耳。”大仙点头道:“圣凡疆界,颠师一言尽撤。佛器,佛器!”又命童子摆出许多仙家果品,留唐长老在楼下茶话不题。

却说小行者弟兄三人,在外面等了半晌,不见出来,心下焦躁道:“今日尚早,这样好天气,斋又吃了,不走路,只管在里面讲些什么?”又等了一会,不见动静。小行者因对着明月道:“央你进去催催我们老师父出来吧,只管耽搁,恐怕误了前程。”明月答应道:“待我进去说。”去了半晌,方出来回说道:“家师说,西方路上妖魔最多,料想到不得灵山,枉送了一条性命。不如在火云楼跟家师修行,或者还有个出头日子。唐师父悔悟过来,情愿在此修行,不去了。故着我传言,叫你们去了吧。”小行者听了,大怒道:“胡说!那有此事?”明月道:“你不信,你自家进去见你师父就明白了。”小行者道:“待我进去问。”跟着明月走到火云楼下,只听得唐长老在内,与大仙攀今吊古的谈论,忍不住在帘外高声叫道:“师父,既见过,去了吧!我闻大道无言,只管讲什么!”唐半偈未及答应,大仙早问道:“什么人到此喧嚷?”唐半偈忙起身赔罪道:“是愚徒孙履真,催贫僧早去。村野不知礼法,多有唐突,望祖师恕之。”大仙道:“既是高徙,可叫他进来,我对他说。”明月遂掀开帘子,让小行者进去。小行者走到楼下,望着大仙也不为礼,只睁着眼看。大仙因问道:“你是什么人?”小行者道:“我已对童儿讲明,你昔年八拜为交的孙大圣,就是家祖。他是什么人,我就是什么人。”大仙道:“既是佛家支派,也该习些规矩。”小行者道:“规矩规矩,都是些虚文套子,习他只好哄鬼。”大仙道:“这也罢了!只是你师父德行虽高,却终是凡胎,西方路上千魔百怪,怎生去得?我故留他在此修行,保全性命。你们可各寻头路,不必在此守候。”小行者道:“镇元老先,你虽说有三分仙气,却一毫德行也无。我师父奉大唐夭子之命,往灵山拜佛求解,你却在半路上邀截他修行!我不知道你这样歪心肝贼肚肠,修出什么行来?倒不如将这五庄观一把火烧光了,转随我师父到西天去,见世尊忏梅忏悔!纵不能够正果,还不失本来干净面目。若只管撑持这些旁门架子,究竟何益?”大仙道:“你既要你师父西去,我也不强留,只恐怕你没甚本事,保他不住。”小行者笑道:“不是夸口说,托赖祖大圣家传这条金箍铁棒,若是西方路上,有几千几万个的妖精,也还不够打哩!况我二师弟猪一戒一柄钉耙,三师弟沙弥一条禅杖,也是不怕鬼神的!先生你不要替古人担忧。”大仙笑道:“你们若果有这样手段,便也去得,只怕说得出行不得。”小行者道:“你若不信,请到楼外来,试试我的金箍铁棒看,何如?”大仙又笑道:“这些苍蝇舞灯草的伎俩,试他做甚?只与你讲过,我留你师父坐在此楼下,我又不动手,只要你请了师父出去,便算你有手段,我便也象昔年,做人参果会请你;若是请不出去,带累他有些灾难,我叫你这小贼猴活不成!那时却莫对孙斗战说我无情。”小行者笑道:“先生不要说谎,等我去叫了两个兄弟来做个证见。”大仙点头道:“你去叫来也好。”小行者慌忙走到客堂,与猪—戒、沙弥细细将前言说了一遍。猪一戒大喜道:“我正想这观里的人参果,不知是个甚味儿?大家去搀了师父出来,不怕他不请我们尝尝。快去快来。”遂一齐走到火云楼下,再抬头看时,只见那座楼:


  炭为梁柱,火作门窗。四壁墙垣皆烈焰,三层檐阁尽金蛇。一脊游蜿蜒红龙,双角耸蹲飞赤兽。画栋雕甍,无非列炬;珠帘玉幕,疑是燃灯。腾烘有如妖庙,连烧不减咸阳。扑之不灭,势欲燎原;举而愈扬,状如烽燧。张南离之威,擅丙丁之用。莫认做暴客无明,须识取仙家三昧。

 

小行者忽然看见,吓得魂不附体道:“罢了,罢了!师父定然烧死了!”欲要捏着避火诀闯进去,只觉这火与凡火不同,远远立着,早炙得骨软筋酥,怎敢近前。回过头来,忽见明月掩着嘴笑。小行者忙上前扯着问道:“这火是谁放的!我师父与大仙躲到那里去了?”明月笑道:“好好的楼房,谁肯放火?”小行者道:“不是放火,为何一时就烧将起来?”明月道:“你不听得,这楼原叫做火云楼!自有此楼,便有此火,何须又放?你师父与我大仙,正在里面谈道,躲些什么?”小行者听了,似信不信。因与猪一戒、沙弥商量道:“这事却如何处置?只怕师父有些灾晦!”猪一戒道:“那大仙既与你打赌斗,不放师父,这火自然是他弄的了,师父断然不妨。只要有甚法儿灭了此火,不但可救师父,还有人参果吃哩!”沙弥道:“要灭火也不难,岂不闻水能克火,只消借两副担桶,挑些水来,泼在火上,怕他不灭!”小行者听了,大喜道:“沙弟说得有理。也不消挑水费力,待我唤将龙王来,叫他下一场大雨,何愁此火不灭。”猪一戒道:“下雨比挑水更妙,我二人在此看着,你须快去唤龙王来救师父。”小行者急急跳在空中,捏一个“唵”字诀,念念有词。早有西海龙王来到,向小行者施礼道:“不知小圣呼唤小龙有何使令?”小行者忙答礼道:“无事不敢奉请,今因五庄观道士恃强,将我师父关在火云楼里不放,却四面放火烧他。我一时解救不得,故请你来,烦你下一场大雨,泼灭了火焰,好救师父。”龙王道:“下雨不难,只是不曾会得风伯、雷神,无以助威。”小行者道:“有雷恐惊吓了师父,有风倘延烧开一发难灭,都不消得。只要雨大些,灭了火,便是你的功劳。”正说处,东海龙王也来了。二龙奉令,将云头低下,直罩在火云楼上。真是龙能兴云,云能致雨。不一时,乌云布满,大雨倾盆。真是:


  忽油忽沛忽滂沱,倒峡嫌微又泻河,
  若使仙家无蓄泄,火云楼下已生波。

 

小行者看见大雨如注,满心欢喜道:“这等大雨,任是天火也定然灭了,莫说止一间楼子。”因向二龙王道:“雨够了,请住吧。再多时,恐怕湿了我们的行李。”龙王闻言,遂停云罢雨,起在半空。小行者道:“多劳了,请回吧,容改日奉谢,我好去救师父。”龙王作礼别去不题。

小行者只道火已灭尽,竟直从火云楼顶上落将下来。不期火云楼烈焰腾腾如故,落下来急了,一时收煞不住,竟落入火中,烧得满身疼满,叫一声“啊呀”,忙忙跳将出去,一身毫毛烧得精光。幸亏猪一戒与沙弥扶住,替他将身上的余火掸去。因埋怨道:“这样大火,你难道不看见?却跳将入去。”小行者道:“这样大雨,我只道火已灭了,谁知还是如此。这雨都下到那里去了?”猪一戒道:“雨落到火上,就似浇油一般,愈下愈烈,一毫也无用。”沙弥道:“此火不为水灭,自是仙家妙用。但火无体,以木为体,我们一顿钉耙、禅杖,将这间烧酥的楼子打倒了,火无依附,自然要灭。”猪一戒道:“打倒楼子,倘压伤师父,却怎么处?”沙弥道:“似这般畏首畏尾,这火如何得消?”猪一戒道:“这火又消不得,他躲在火里又不出来,莫若以火攻火,转再放一把,将他前后观宇,都烧将起来,不怕他不出来救火。待他出来捉住,便好救师父。”小行者沉吟了半晌,忽想道:“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不知己不知彼,百战百败’。这大仙既与我祖大圣打成相识,则他的道法,自与我祖大圣相敌。初时,原是我差了,不该与他角口,惹他动起火来。他既动了火,我又动起火来,不知烧到几时?岂不误了师父正事!当初,我祖大圣原说,凡有急难相救。我莫若寻见祖大圣,求他一个面情,与大仙讲讲。那时大家散了火撒开,岂不妙哉!”猪一戒道:“寻着你祖大圣可知好哩!只怕你祖大圣出入无时,莫知其乡,那里去寻?”小行者道:“他与我既属一体,便上天下地,总不出方寸中。我有寻处。”沙弥道:“快去快来!恐师父受苦。”小行者道:“我去就来。”因跳在空中,以心问心,竟一驾云往西找去。真是水乳针芥,毫不争差,早望见一座佛宫,十分庄雅。但见:


  树树优婆放碧花,层层楼阁护丹霞,
  琉璃墙绕黄金路,不是仙家是佛家。


  小行者看见佛宫,不胜欢喜,也不管是与不是,就象自家屋里熟路一般,竟往里走。走到宫中,抬头一望,果见祖大圣端端正正高坐在灵台之上,喜得个小猢狲抓耳挠腮道:“原来是条直路,一线也不差。”因拜伏在地道:“孙儿履真,谨参见佛祖。”斗战佛看见,问道:“你既已皈依,为何不努力奉师西行,却转回头见我?”小行者道:“孙儿因遵佛祖前车后辙之训,奉唐师父重往西天求解。不期路过五庄观,被镇元大仙,将师父留住在火云楼不放。孙儿与他争论,他竟放了一把火,将楼子罩住,不能进去。孙儿无法,只得召龙王来,降雨灭火,谁知雨到火上,转添烈焰。孙儿打帐用金箍铁棒打坍了他的楼子,断绝火根;又打帐以火攻火,一发烧光他的观宇;又恐怕耽搁工夫,损伤师父,只得忍耐。因闻他曾与佛祖八拜为交,故特来求佛祖,或是施些法力,灭他的火,或是讲个人情,放出师父来,解了此结,以便西行,庶可完佛祖从前愿力。”斗战佛道:“那镇元大仙乃地仙之祖,法力甚大,就是南海观世音菩萨,说起来也要让他三分。你怎么去惹他?他那火云楼,乃是他性中三昧炼成,岂雨水所能克?我若用法力以天一真水去沃他,亦可消灭。又恐怕冲动他的无明,不肯服输,又要别生枝叶。我若去讲人情,倘他装腔做势,未免损伤体面。莫若指你一条路,还到南海普陀山去,求观世音菩萨。他佛力无边,自有解救。”小行者道:“求观世音菩萨固好,只是孙儿从未识面,如何突然好去?就去,他人生面不熟,怎肯用情?”斗战佛道:“菩萨慈悲,闻声尚且救苦,岂论识与不识?他若推辞,你就说出唐佛师与我求,经求解这段因缘,他自生怜悯。”小行者救师心急,领了祖大圣法旨,不敢停留,遂拜辞出宫,又一驾云,复回南海。不多时,早望见普陀胜境。真是:


  乾转坤旋吸与呼,凭虚一望海天孤。
  波涛隐见潮音洞,谁说南无南不无。


  小行者看见,落下云头,正要找寻岩洞,忽见前面紫竹林中,走出黑熊大神拦住问道:“来者莫非就是孙斗战后人孙履真么?”小行者听见叫他名字,十分惊讶。因连连声喏道:“弟子正是孙履真,要求见菩萨有事相恳,敢烦引见。”黑熊大神又问道:“你此来,可是要求菩萨,替你灭火云楼心火,救师父么?”小行者连连点头道:“正是,正是。”黑熊大神道:“既为此来,不消见菩萨了,菩萨已有法旨。”因取出五、六寸长的一条柳枝,枝上含吸着两三点水珠,递与小行者道:“菩萨叫你将此柳枝上甘露水,滴在火云楼上,那火自然消灭。”小行者接在手中一看,心下甚是狐疑。因暗想道:“那样大雨,也不能灭火,这点点水儿,济得甚事?”又不敢明说,只道:“我偌远而来,还须见见菩萨,问个明白。”黑熊大神道:“菩萨吩咐说,你若耽搁去迟,恐伤了师父;若要见菩萨时,叫你灭了火,了师父,来缴还柳枝再见吧。”小行者见菩萨事事前知,安敢违拗,只得谢了黑熊大神,又一驾云,赶到五庄观。

只见火云楼正烈焰腾腾,小行者手拿着柳枝,只管寻思道:“我方才又不曾面见菩萨,多分被这黑熊神耍了。然来也来了,无可奈何,且试试看。”因轻轻洒下一滴,谁知那一滴洒在火上,早霏霏微微,散作一阵,把个火焰霎时之间就熄了一半。小行者看见,满心欢喜,急急的又洒下一滴,不刻半刻工夫,火已全然无光。小行者因将枝上的,尽力都洒将下来。再看时,那里还有一点火气!依旧明窗净户,现出一座火云楼来。。

猪一戒与沙弥看见,喜得只是打跌。忽见小行者从空落下来,因问道:“大师兄,什么法儿熄得这等干净?”小行者道:“一时说不了,且救出师父来,再与你细讲。”三人遂不管好歹,竟推开帘子闯将入来,但见师父高坐着端然无恙,大家欢喜。猪一戒因指着大仙道:“先生赌输了!怎么说?”大仙见小行者灭了他的三昧真火,也自欢喜。因扯着小行者的手儿问道:“你这小猴儿,倒也有三分鬼画符!还不辱没了你老祖。你既要请你师父西行,须实对我说,方才是央谁人来助你?”小行者就夸讲说道:“我自家的一身本事用不了,这点点火种儿打什么紧!却要央人?”大仙道:“你这小猴儿不要瞒我,你纵有本事,也灭我真火不得,断有缘故!你若不实说,我再放一把火,将火云楼围住,叫你也走不出去!”小行者恐怕仙家又有法术,因笑说道:“老先生不要性急,待我说与你听。我实不去央人,人闻我的大名,却乐从来助我。”大仙道:“你且说是谁来助你?”小行者道:“不是别人,就是我祖大圣昔年请过的观世音菩萨。他适才在此经过,看见我弟兄三人要将铁棒、钉耙、禅杖打坍你的楼子,菩萨因与你相好,再三劝住,遂将几点甘露,灭了你的无明。那个肯去央人?”大仙点头道:“我说无人,原来还是菩萨慈悲。既是菩萨解纷,只得放你们去罢。”

唐半偈听见,忙躬身称谢道:“蒙祖师垂宥,永注洪恩。”就起身要行。猪一戒拦住道:“师父去不得!先生赌输了,原许请我们吃人参果。先生正人君子,断不失信。师父略坐一坐,吃个壮壮神,好走路。”大仙笑道:“也是一缘一会。请你,请你。”随叫清风、明月,取出五个人参果来,请他四人各吃一个;自陪了半个,将半个分与众仙童。师徒们方欢欢喜喜,谢别了大仙,挑着行李,牵着龙马,走上大路。小行者叫猪一戒、沙弥,保护唐长老慢行,自却却又驾云,复到南海,叩见观世音菩萨,缴还柳枝。因问菩萨道:“龙王大雨不能灭火,怎么菩萨只三两滴甘露,却令火灭无余?”菩萨道:“雨虽猛勇,不如甘露慈悲故耳。”小行者言下感悟,连连拜谢而出。因一筋斗赶上师父,将菩萨言语宣说一遍。大家叹息,自此愈加精进,努力西行。正是:


  火长青莲花,露湿菩提树。


  师徒此去,不知又何所遇,且听下回分解。

 

回目录    上一回    下一回

 

 

 

 

 

西游记宫制作

版权所有

 

本网站由中国江苏省淮安市西游记研究会(负责人:刘怀玉)建立并维护
联系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楚州锅铁巷41—8号    邮编:223200   电话:0517-5915467

联系信箱:xyjg01@163.com

h5915467@public.hy.j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