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原著欣赏

戏曲影视

全国学会

历届会议

续书种种

作者研究

学者介绍

论文索引

专著介绍

版本研究

热门话题

珍奇收藏

民间故事

连 环 画

儿童乐园

留 言 处

名城淮安

专家论坛

研 究 会

 02-8-27 09:34

上一篇 下一篇

西游记宫

书    

吴承恩的传说(河北人民版)

 

入  学

  十四、五岁的吴承恩,和许多与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们一起参加了县学的入学考试,并获得了第一名。
  入学那天,吴承恩穿了一身新衣服。吴锐看着戴上儒巾的儿子,笑得合不拢嘴。他为了庆贺儿子中秀才,更希望儿子仕途得意,特地买了一篮糕粽。按淮安当时的风俗,糕粽就是“高中”的意思。吴锐还放下花线铺生意,亲自送吴承恩去上学。走到县学门口,父亲给他整整衣帽,又交代一番,才和他一起跨进大门。时间尚早,来县学读书的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互相寒暄。这时,走进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身材匀称,风度翩翩,他和吴承恩点点头,然后跟周围人攀谈起来。父亲告诉他,此人名叫沈坤,很有才华,家也住在河下镇。
  名望很高的县谕督学来了,吴承恩望着他那正经严肃的面孔,不由地肃然起敬。父亲告诉他,这就是管县学的先生,七品官阶。和知县老爷平起平坐。吴承恩只顾看那位督学,父亲还说了些什么,他都没有听进去。
  入座以后,督学先让学生一一填写自己的籍贯姓名。许多学生羞羞答答,字也写得歪歪扭扭。轮到吴承恩填写了,他沉着地抓起笔,凝思片刻,很快就在纸上写下了“山阳河下打铜巷吴承恩”的字样。那清秀、洒脱、间架得体的楷书字,把督学给吸引住了。看了后边的名字,他不由得露出欣喜的神色,拉过吴承恩仔细地打量着:个儿不小,眉目清秀,两只大眼尚未脱尽稚气。
  “你就叫吴承恩?”
  吴承恩略显腼腆地点点头,督学不禁大声夸赞:“小小年纪,有出息,有出息!”
  周围的学生都涌了过来,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吴承恩的脸红了。他低下了头,有点不知所措。父亲在一旁提醒他:“快给督学先生磕头!”
  督学一把拉住吴承恩,得意地说:“别忙,别忙。”他转向全体学生和送学生的家长:“大家看,这就是考第一名的吴——承——恩,‘吴’是口天吴,‘承’是子承父业的承,‘恩’是皇恩浩荡的恩。”督学这么一说,成百双眼睛一起都集中到吴承恩身上。夸奖声赞不绝耳:“看,人家才这么大点年纪,真是神童!”“晤,这孩子,看上去就有几分福象!”有两个离得较远的学生,干脆爬到板凳和书桌上望着他。这时,沈坤分开人群挤了过来,他拉住吴承恩的手:“我早就知道你的名字了!想不到你年纪虽小,才学却那么高。如果你愿意,我们做个朋友吧!”
  吴承恩抬起头:“请大哥多多指数了。”
  沈坤连连摇头:“你是入学考试第一名,我该向你学习才是。”
  吴承恩轻声说道:“这个第一没什么,又不是头名状元!”
  督学在一旁听了,不由哈哈大笑说;“好!说得好!有志不在年高,只要勤勉读书,日后中状元是不难的。”
  吴锐听督学如此夸奖自己的儿子,再也按捺不住满心的喜悦,连忙说道:“哪里,哪里!犬子还靠先生启蒙开导呢!”说罢又示意儿子给督学磕头。
  督学忙不迭地拦住说:“使不得,使不得。按照沿传规矩,要先拜孔老夫子,我可不敢犯上占先。”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吴锐告辞时,督学又一次指着吴承恩说:“老夫督学三十余年,还从未见到过年龄这么小、才华就如此出众的学生呢!真是奇才,青云在望啊!”吴锐听了,连连致谢而去。
  回家的路上,沈坤拉着吴承恩结伴同行。他对吴承恩说:“今天,督学出的‘头顶儒巾入县学’这则对子,我看对‘足登云锦官宦家’为好。先生是要我们这些头戴儒巾的人好好读书,以后高科得中,出入官宦之家。”
  “不,”吴承恩沉思片刻,摇摇头说,“我看还是对‘脚踩朝靴出民家’,督学希望我们仕途得意,但是,我想当官的人还是出自普通的民家比较好。这样,当官才能知道百姓的甘苦,才能更好地保国安民。”
  沈坤愣住了,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02-8-27 09:34  

上一篇 下一篇

 

西游记宫制作

版权所有

本网站由中国江苏省淮安市西游记研究会(负责人:刘怀玉)建立并维护
联系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锅铁巷41—8号    邮编:223200   电话:0517-5915467

E-mail:xyjg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