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西游记》原本有唐僧出生的故事吗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大多数版本的《西游记》都是将唐僧出世的故事作为“附录”夹在第八回和第九回之间的。这当然会让读者大惑不解。殊不知,这已经是让出版者煞费苦心,不得已而为之的折衷处理办法了,因为在最早的《西游记》中,究竟有没有唐僧出世的故事,学术界至今还没有一致的意见。

我们知道,《西游记》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8回写孙梧空大闹天宫,被如来降伏后压在五行山下,观音为找取经人放出孙悟空,从此孙悟空改邪归正;第二部分9—12回写唐太宗入地府,发愿选举高僧修建佛事,玄奘法师受命主持并受如来启发,立誓往西天取经;第三部分从13回起,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降妖伏怪故事。第一、第三部分历来如此,没有争议,但第二部分却各有不同。

清代各种《西游记》的第9回都是写唐僧出世这一段,也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然后第10回写魏徵梦斩泾河龙,引出唐太宗入地府等情节,至第13回接上唐僧启程。与我们见到的《西游记》相比较,它们的第10----12回相当于现在通行《西游记》的第9-12回,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回目和分段有所不同。人们原以为《西游记》就该是这副面貌,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西游记》都是如此应世的(目前仍有一些《西游记》是如此编排的,有心的读者不妨找来比较)。

然而,人们后来发现了明代的《西游记》。这个版本刻印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由于它出自当时南京一个叫世德堂的书坊,所以通称金陵世德堂本。从时间上说,它比清代最早的《西游记》要早100年左右,距作者吴承恩逝世仅十年,无疑应该是清代各种《西游记》的鼻祖。但细读之下,人们不禁大吃一惊:这个版本没有唐僧出世的情节,它的第9回直接写魏徵梦斩泾河龙。这个版本的权威性似乎不应被怀疑,于是人们后来出版《西游记》时,都曾考虑将唐僧出世一段删除。但这样问题又出来了:《西游记》的最后有唐僧九九八十一难的详细记录,其中前四难就是指唐僧出世这一段,如果《西游记》原本就没有这一段,那么前四难又从何而来呢?

究竟真相如何?我们听听研究者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唐僧出世的故事形成很早,元代杂剧《西游记》中已经有了完整的情节。这个故事生动感人,影响很大,小说《西游记》的作者不可能忽略这段故事。显然是世德堂本在刻印过程中将其刊落了,清代的刻书者发现问题后又重新补上,以致形成明、清两代不同版本的格局。

另一种意见认为,正是因为唐僧出世故事在明代已经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而距作者家乡不远处的海州又有与这个故事冲突的陈光蕊是三元大帝之父的故事,所以作者才觉得无须采编入书,应留下篇幅写更多的新故事。后来加入这个故事是好事者的画蛇添足。

还有另一种不同的意见,认为原书不但确有唐僧出身故事,而且比现在的内容还要多,大约占到四至五回篇幅,也就是说《西游记》从第9回至13回都是写的唐僧出世故事,梦斩泾河龙从第14回才开始。后来书商在刻印时觉得这段故事太熟也太长,决定删除,将梦斩泾河龙提前到第9回。删除之后总篇幅不够100回怎么办?书商又请人补写了乌鸡国故事编成四回插在中间(即现在的第36--39回),并把通天河故事由两回拉长为三回(即现在的第47----49回),这样就填补了删除唐僧出世所留下的五回空白,仍凑够100回整数。说乌鸡国故事是后人补写,研究者当然另有依据。

孰是孰非,一时还难以确定。为此出版社左右为难,删与不删均有不是之处,只得作为“附录”插在第8回的后面。好在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这个故事本身还是很不错的。

 

 

《西游记》为何将玄奘的原籍改为海州

 

河南省堰师市缑氏乡(古称洛州缑氏)境内,有一条景色幽美的小河谷,叫凤凰谷;谷的东面有一个小村庄,叫陈河村;村子中间有一处占地六亩之多,灰瓦高墙,重檐长廊的大院,叫陈家大院,这就是玄奘法师的出生地。陈家大院如今已不再是普通的民居.而成了对游人开放供人瞻仰的玄奘法师纪念馆。

据史籍记载,玄奘法师于公元602年(一说为600年)出生在这座大院里。玄奘俗姓陈,名祎。陈家在当地也算得上名门望族,据说从汉代起即历代为官,玄奘的曾祖父曾任过上党太守;祖父曾任过国子博土。但到了玄奘父亲这一辈,陈家却发生了对玄奘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变化。玄奘的父亲陈惠,本来承袭祖业,研习儒学,也曾在仕途上跋涉过一程,但他却更好佛学,在做过一任江陵县令后,便跑回家去耕田为生,儒佛兼修。受父亲的影响,玄奘的二哥很早就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玄奘本人从小也就接受了佛学的教育,在他六岁之前,已经得到父亲的允许,随二哥在洛阳净土寺中礼佛听经,大约也就在这一年,玄奘接受了严格的测试之后,被破格剃度,成了一名小沙弥,并启用了“玄奘”的法名。

玄奘的这段身世大概不会有错,而且早已人所共知。但在《西游记》中,玄奘却有了完全不同的生平故事。《西游记》中说,玄奘的父亲姓陈,名萼,表字光蕊,海州(今连云港市)人,状元及第后娶当朝丞相殷开山之女为妻并除授江州州主、但却在赴任途中遇害…”。这个故事里落难金山寺的小和尚的经历,显然要比陈家大院里那个曾经叫作陈祎的小和尚要复杂得多,这是为什么?

为了追寻这个故事的来源,我们要把话题远一些。

过去凡道教盛行的地区,大抵都会有三元宫、三宫殿一类的宫观,某些规模较大的宫观里也会有三元大帝或三官的神像。三元大帝和三官基本上是一回事,全称是:

 

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

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

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

 

按照道书所说,天官居住在上界,统管诸天帝王、士圣高真、万象星君;地官居住在中界,统管五岳帝君、九地土皇及四维八极神君;水官居住在下界,统管九江水帝、四渎神君、四海龙王等。在他们管辖的范围内,三官要仔细考察神仙的功过,其职责有点类似今天的纪委或监察部门的领导。据说每到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三官要外出巡视办公,各路神仙凡有功过,均随时记录,有功即降福,有过即降祸,毫厘不爽,点滴不漏。

供奉三元的习俗,大约起于唐,盛于宋。关于三元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是说三元本是三兄弟,家住海州,父亲陈光蕊状元及第后被丞相殷开山招赘为婿,先后生下三子,均在云台山(连云港市境内)得道,受封三元大帝。这个故事在海州一带流传很广,早在明代之前云台山上就有了规模可观的三元宫,宫中不仅供奉三元大帝,而且还有陈光蕊和殷小姐的神像。更有甚者,在清代重修的三元宫里,三元大帝的神像旁,更多了一位玄奘的塑像,这显然是根据《西游记》加以附会的,但确也别具一格。至今,在云台山附近,还有陈光蕊遗冢和宰相府旧址等等有关传说。

三元大帝的传说显然就是《西游记》中玄奘身世的原型了。这个传说怎么套上了生在河南的玄奘,现在已难以说清,大概是玄奘成名后,有好事者觉得他的童年太平淡,不足以与他西行取经的壮举相般配,于是将此陈改为彼陈,海州状元及第的陈光蕊也就代替河南辞官不就的陈惠成了玄奘法师的父亲。发生的时间至少应在元代之前,因为在元代的杂剧《西游记》里,玄奘的身世故事已和现在我们熟知的小说《西游记》里的故事大致一样。

至于玄奘出生后落难金山寺的情节(一般称作“江流儿’’故事),又是如何进入玄奘身世的,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线索。

 

 

为什么要尊称玄奘为三藏法师

 

《西游记》中写道,唐太宗遇玄奘远行时问:“御弟雅号称甚?”玄奘道;“贫僧出家人,未敢称号。”太宗道:“当时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为号,号作‘三藏’何如?”

其实,“玄奘”就是法号,而“三藏”是对玄奘的尊称。《西游记》作者把三藏的来源说成指经称号,实在是因不懂佛教规程而导致的误解。

在印度佛教中.确有三藏之说。藏的原意指盛放东西的竹筐,佛教中用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有“包含万有”的意思;由于佛典分为经、律、论三部分,所以通常又叫三藏,面对那些通晓这些典籍的高僧,人们也就称为三藏法师。

“三藏法师”的称号来得实在不容易,玄奘的这一称号还是在印度得来的。

玄奘去印度取经的目的地是那烂陀寺。寺内的当家和尚戒贤法师已经一百多岁,是印度公认的佛学权威,被尊称为“正法藏’,即通晓佛全部经、律、论的意思。当时,全印度有此称号的恐怕仅此一人。稍次一些,通晓五十部经、律、论的可称为三藏法师。可不要小看“五十部”这个数字,因为每部经、津、论都有成千上万颂,一颂就是四句,一句就是三至七字,折算下来,一部经、律、论就是几十万字。而且都艰探难解,如戒贤法师为玄奘讲解《瑜伽师地沦》这一部佛经,就讲了十五个月。当时的那烂陀寺,堪称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成千上万僧众中,精通二十部经、律、论的有一千多人,精通三十部的有五百多人,精通五十部可称为三藏法师的在玄奘到达前仅有九人。按照那烂陀寺的寺规,那里应有十名三藏法师,但那么多年寺里偏偏就补不齐这最后一名。后来,还是玄奘刻苦钻研,取得了这最后一个名额,正式成为一名三藏法师,其艰难程度,与《西游记》中皇帝轻飘飘地加封赐号,真有天壤之别。

 

 

唐太宗称玄奘为“御弟”是真的吗

 

唐太宗称玄奘为“御弟”,十分亲热,看起来很像一段历史佳话,但却于史无证。

唐太宗和唐高宗父子二人对玄奘回国后的译经工作十分支持,提供了所需的全部人力物力,使得玄奘生前系统地译出佛经七十三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一千三百多万字,这是史实。但在玄奘回国之前,唐太宗却根本不认识他这个人,甚至可以说玄奘西行的许多困难就是他造成的。

当初玄奘决定西行时,还有其他几名志同道合者。他们一起向朝廷递交了申请,当时朝廷由于顾虑到突厥经常入侵河西走廊一带,已经关闭了通向西域的通道,除了商人和当地人之外,任何人不得西行,因而也就驳回了玄奘他们的申请。结果,其他人都灰心了,只有玄奘一人初衷不改。当然,是悄悄地西行。

玄奘首先到达了凉州(今甘肃武威),这是第一道严格控制的关口。到了凉州,玄奘因投有朝廷的批文(当时叫作“过所”),便不能继续前行了,只得住下。幸好当地很有名气的慧威法师十分同情玄奘,派人带他悄悄地溜出城门,夜行昼伏,到达瓜州(今甘肃安西)。而此时,凉州的追捕玄奘的公文也同时到达了。又幸而瓜州刺史独孤达和州吏李昌都是佛教徒,他们压下了公文,私下送玄奘出城。

出了玉门关,就是八百里大戈壁。戈壁上无飞禽,下无走兽,无草无水,人马难行,途中随处可见堆堆白骨,那都是企图穿越沙漠的私行者。更可怕的是,沙漠中建有五座专门捉拿私行者的峰火台,常常是见人就放箭。玄奘偷偷溜过峰火台时,就差点被乱箭射死。为了躲过峰火台,他在大戈壁中迷了路,四夜五天滴水未沽,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又幸而坐骑是一匹常常往来于沙漠中的识途老马,终于把他带到了一块小小的绿洲上,救了他一命……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果玄奘有了朝廷的一张批文,行程无疑要顺利得多。

玄奘归国时,还心有余悸。到了新疆和田,他没有立即回国,先写了封信向朝廷请罪,得到允许后才放马东行。这一路,当然已没有太大的危险了。

 

 

玄奘是西天取经的第一人吗

 

《西游记》提到沙僧在流沙河做妖怪时,吃人无数,有几个取经人也被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唯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沙僧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挂在项下,闲时拿来玩耍。后来沙僧皈依佛门西天取经时,九个骷髅便化一阵烟去了。《大唐西域记》中也说到从前有人往西域求学。显然,玄奘不是西天取经的第一人。在玄奘之前,究竟有多少人往西天取经,已经无法统计,但成功者显然不多,大部分都在途中化为缕缕孤魂。

第一位成功者是东晋时山西人法显和尚。他三岁出家,六十多岁时从长安出发,经丝绸之路去印度取经。其活动范围虽然比玄奘小些,但也游历了东、西、南、北、中五印度,游历了三十多国,最后经海路,通过印度尼西亚回到山东青岛,历时十四年。回国后译出了很多重要佛经。

在他之前更早的取经者是东汉僧人朱士行。他在三国时期就曾去西域取经,行程一万余里,历时二十三年,在于阗国取得佛教的重要经典《大品般若经》(60余万字)。不过,他不是携经回国,面是派弟子将经卷送回,由他人译出的;到了于阗后,他也没有继续去印度,最后80岁时在于阗逝世。

与前人相比,玄奘的业绩虽然要伟大一些,但为什么对后世的影响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玄奘出关西行,是孤身一人,且是违令出关,法显和朱士行则有同伴,有充分的准备,旅途上比玄奘要顺利得多。2、玄奘取经回国,得到了唐朝先后两位天子的重视,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3、玄奘系统地译出了大乘教派的重要经典,并创立了一个新的教派——法相宗,从而提高了他在佛教中的地位。4、因为玄奘有一部重要的著作《大唐西域记》。5、因为有了《西游记》。

 

 

高僧玄奘为何还要去西天取经

 

唐太宗李世民为冤魂所缠,去地府走了一道,归来后发愿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天下孤鬼亡灵。千选万选,选出有道高僧陈玄奘主持。但玄奘只会讲小乘教法而不懂大乘教法,被观音点破后,立誓往西天求取大乘真经。

玄奘为何去西天取经,《西游记》是这么说的,其大意不差。而历史上玄奘取经的原因却远比这复杂得多。

我们先从佛教中的大乘和小乘说起。

佛教最初形成时,尊释伽牟尼为唯一教主,提倡按照佛教的道德修养作个人苦修,最后修成阿罗汉。后来佛教中又出现了一个新教派,认为只要修行,人人都能成佛,修行的人不仅自己要遵守佛教的道德规范,刻苦修行,还要把普度众生,建立佛国净土极乐世界作为最高奋斗目标。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要大慈大悲,广行善事。这个教派形成后,自称为“大乘”,而把以前的教派称为“小乘”。所谓“乘”,就是乘船、乘车的意思。大乘,表示自己的教法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的这一边达到涅磐磐成佛的另—边。这两个教派在印度斗争得很激烈,几乎到了誓不两立的程度。 最早传入中国的主要是小乘教派,到南北朝后期,大乘教派也在中国的佛教徒中传播开来。大乘和小乘教派在中国的争斗虽然不像印度那么激烈,但在佛教内部还是有明显分歧的。

玄奘大约在六岁时便出家了,和哥哥一起在洛阳净土寺学习。玄奘聪慧过人,许多佛经听高僧讲一道,自己再认真钻研一遍,就能背诵如流,寺内僧众都说他是难得的人才。后来,由于战乱,玄奘转至四川学习,佛学造诣更为深厚,二十一岁时受了“具足戒”。所谓“具足戒”是佛教中最高的戒律,一旦被授予“具足戒”,就说明此人在佛学上有了公认的声望和一定的造诣。

玄奘的学问虽然已得到公认,但他并不满足,继续在各地游学,最后到达长安。此时他的声名已经远播长安城内外。在读完了很多佛典之后,玄奘越来越觉得佛经中有很多理论不能贯通,这其中有宗派的差别,也有翻译的问题。当时佛经的翻译主要是西域僧人根据梵文完成的,由于各人的理解不同,翻译的标准不统一,翻译者汉语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每人的翻译方式也不一样,所以同一种佛经就有不同的说法,更别提佛经本身所造成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玄奘产生了去印度求取真经,传播于后世的想法。

说来也巧,当时一位印度高僧从海路来到长安,他是印度佛教权威学者——那烂陀寺戒贤法师的弟子。他告诉玄奘,如果要去印度,就一定要去那烂陀寺;如果要搞通佛学精义,就一定要向戒贤法师求教。这样,玄奘就把自己去印度的最终目的地定在了中印度的那烂陀寺——相当于《西游记》中的西天灵山雷音寺。

在印度,玄奘既学大乘教法,也学小乘教法。但他对两者态度的区别很明显:大乘教法是他景仰的,是他准备带回中土传播的;而学小乘教法,则是为了攻击小乘教法,正是兵法中知己知彼的“知彼”。在印度,他参加了很多次大、小乘教派的辩论会。有一次,在印度也很有影响的一位小乘教派学者写了一篇《破大乘论》,声称大乘救派无人能驳倒其中的一个字,口气十分狂妄。大乘教派的领袖戒贤法师决定派玄奘和他的另三位高徒前去反击。谁知那三人竟然顾虑重重,不敢前往,只有玄奘义无反顾而又胸有成竹地参加了辩论。他用梵文写了一篇《制恶见论》,针锋相对地驳斥了小乘教的观点,众人听了无不叹服。后来,玄奘携带回国的经卷主要也都属于大乘教法。这样说来,《西游记》中关于玄奘立志西天取经的原因,虽然说得简单,但大致上还是正确的。

唐朝以后,中原流行的主要教派即为大乘教和以后派生出来的中国化的禅宗;在印度,小乘教也渐渐衰落。但是,今天东南亚一带的佛教仍属于小乘教派。

 

 

唐僧取经究竟行程多远、历时多久

 

《西游记》说唐僧于大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从长安出发往西天取经,历时十四年,行程十万八千里,经历九国、一郡、一州、一府,终于在贞观二十七年(公元653年)回到故乡。这里的几个数字煞有介事,但与玄奘取经的史实对照起来都是子虚乌有,很容易形成误导,让读者以为史实就是如此。这里我们不妨纠正一下。

据玄奘弟子撰写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说,玄奘法师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至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返回,中间历时十七年。这个数字应该是准确的。

玄奘的行程据他自己在上唐大宗的表中说,有五万余里。这五万余里虽然没有《西游记》里信口开河的十万八千里壮观,但艰难程度毫不逊色。他从长安开始,经新疆吐鲁番、焉耆、库车,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又经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最后才到达玄奘的目的地印度,其间耗时约三年。 到达印度的三年行程,几乎全是在戈壁、荒漠、雪山、草原中完成的,面且大部分时间是玄奘一人完成的,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据玄奘自己描述,沿途随处可见累累白骨,其中就有西天取经的殉难者。而玄奘本人也是在狂风、沙暴、断水、缺粮等种种灾难中经历九死而侥幸求得一生的。

在印度,玄奘在求学过程中又巡游了印度各国,东到今天的孟加拉国,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北近尼泊尔,西至巴基斯坦腹地,历时十年以上。

最后,玄奘又从印度出发,经巴基斯坦、阿富汗,到达新疆的于阗,经丝绸之路南线返回长安。由于沿途有了陪送,行程要顺利得多,大约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尽管如此,在翻越大雪山时,仍差点被雪崩埋在异乡。与《西游记》所说的八大金刚护送,一阵风吹到长安,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

据统计,玄奘沿途共经过了一百三十多个国家。那当然是当时裂土封疆的小国。

 

 

玄奘取经究竟经历了多少难

 

大家都知道,唐僧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出现八十一这个数字,是由于佛门中讲究九九归真,所以唐僧到达西天时,观音查看了唐僧的灾难簿,发现只有八十难,于是在他回程时还特意补了一难。

细细考究起来,我们发现,不仅观音在凑八十一难,《西游记》的作者也在凄。《西游记》实际只写了四十个左右的故事,作者为了凑成八十一难,就把一个完整的故事分成好几难。比如,唐僧出世只有一回文字,在灾难簿上就成了金蝉遭贬、出胎几杀、满月抛江、寻亲报冤四难;火焰山故事都与牛魔王、铁扇公主有关,在灾难簿上成为路阻火焰山、求取芭蕉扇、收缚魔王三难……

历史上玄奘取经经历了多少难 ? 玄奘自己没有统计,后人无法给他统计。但我们相信,如果按照《西游记》这样细分,数字肯定大得惊人,远不是唐僧的八十一难所能相比的。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过玄奘出凉州城之后的种种九死一生的艰难。关于中国境内西北地区这一段路程的状况,大家可能还稍有了解,知道沙漠戈壁的险恶,而再从新疆向西去,恐怕连想象都很困难。比如玄奘从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出发时,高昌国国王特为玄奘剃度了四个小和尚,又派了二十五个人护送,希望能一路平安地到达印度。结果三十个人出发,仅仅翻越新疆的乌什别迭里山口(旧称凌山),就在冰冷崎岖的山路上死了近三分之一。他们有的被雪崩压死,有的被狂风吹起的大冰凌砸死,有的失足落进了万丈深渊,还有的陷进深不见底的冰洞……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即使到达印度后,玄奘也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舶困难:酷热、疾病、猛兽、强盗、谋害。下面我们就介绍两个有明确记载的故事。

有一次,玄奘和他的随行人员走进原始大森林,突然遇上了几十名强盗。强盗捉住他们,剥光衣服,搜走全部财物,又把他们赶进一个干涸的池塘里,准备全部杀死。池塘里长满了荆棘,下面的淤泥深及膝盖,玄奘和大家只得泡在泥水里等死。幸而一个十分机敏的小和尚发现池塘岸边有个小洞,可爬进一两个人,便悄悄地扯了玄奘一把,趁着人声嘈杂,两人偷偷地爬进了小水洞。幸而这一小水洞又通向山那边。他们在黑黝黝的小水洞里爬了二三里路,终于到了一个村庄,在村民的帮助下,才赶走强盗,救出众人。如果当时不是因为强盗们分赃不均引起争吵,没顾得上及时下手,玄奘和他的随行人员恐怕就难逃此劫了。

再一次,玄奘和他的同伴乘船在印度河上航行时又遇上强盗。这一次强盗不仅是为了钱财,还要绑架一个体格健壮、容貌端庄的人祭神。玄奘显然很符合条件,于是他被绑上了强盗们临时搭起的祭坛。

到了这时候,玄奘反而毫无惧色。他对强盗说:你们既是祭神,就不要相逼太急,让我安心欢喜地为你们的神服务。说完,从容地盘腿而坐,口中喃喃念诵起佛祖和菩萨的名号。同伴们急得大哭起来,他却丝毫不为所动。用佛门的话说,是真有菩萨保佑,而事实上是一次偶然的巧合,改变了事情的结果。正当强盗们等着玄奘念经而不耐烦时,突然狂风骤起,雷声大作,暴风吹折了大树,卷起遍地风沙,河中强盗们的小船立即被掀翻了好几条。强盗们不知出了什么事,全部抱头伏在地下。好半天,才想到可能是触犯了天神,问:这坛上的和尚是什么人?一个大胆的同伴趁机叫道:“他是东土大唐来求法的玄奘法师。你们如果杀害他,必为佛所不容。难道你们还不知道天神已经发怒了吗!”强盗们很畏惧天神,此刻不由得不信,连忙向玄奘叩头谢罪。而此刻的玄奘却仍闭目不语,在祭坛上已经入定,直到强盗头走上祭坛,轻轻地触他一下,他才如梦初醒地睁开眼睛问:“时刻到了吗?”

即使在回程中,玄奘所经历的艰险也绝非少数。玄奘回国时,印度的国王派了人护送,加上随玄奘搭伴同行的,人数恐怕不会太少,但由于沿途冰雪、狂风等自然困难和强盗的追杀,进入新疆时玄奘一行仅剩七人,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玄奘从印度带回了什么经

 

《西游记》说佛经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合计三十五部,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又说唐僧到达雷音寺后,如来令人拈出一些,共五千零四十八卷让唐僧带回。最后,还列出这些经卷的目录:涅磐经,四百卷;菩萨经,三百六十卷……

上面的数字和名目,绝大部分是作者信口胡诌,读者不可上当。鲁迅在二十年代最早研究《西游记》时,就断定作者并不懂佛学。

那么,历史上的陈玄奘究竟从印度带回些什么经卷?据记载,玄奘从西域带回了二十匹马驮的物件,主要有:

大、小乘佛经约六百部;

因明学、声明学经典若干;

(因明学即逻辑学,声明学即语言文字学。这些在古代印度也被包括在佛学之内);

佛舍利一百五十粒(部分至今仍被保存着);

高三尺三寸的金佛像、高四尺的如来银佛像及大小佛像若干;

印度的帐舆、做佛事的器具、僧尼的法服袈裟等。

这些物件都对后世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绝不像《西游记》所写的那样虚妄。

 

 

玄奘法师的遗骨今存何处

 

像《天方夜谭》中不可思议的奇迹一样,玄奘法师的遗骨竟然至今仍存,已经保存了一千三百多年。不过,其中的曲折坎坷,也非一言所能说尽。

公元664年,玄奘法师因长期积劳成疾,于二月初五圆寂于长安玉华寺内,终年63岁。唐高宗李治听到玄奘逝世的消息后,仰天长叹道:“僧众失其导师,佛门失其栋梁,而朕失国宝矣!朕失国宝矣!”两个月后,朝廷为玄奘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玄奘的遗骨被安葬在长安城东的白鹿塬。这一天,有三万多人露宿在玄奘墓旁,而送葬者据说达一百多万人。

五年后.终南山紫阁寺玄奘遗骨骨塔落成,朝廷又为玄奘遗骨举行了一次同样隆重的迁葬仪式。自此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玄奘的遗骨一直安卧在终南山的秀山绿水之中。

公元880年,黄巢农民义军攻人-长安。此后数年中,唐王朝的军队、李克用的沙陀兵与黄巢义军在长安周围反复绞杀,数百里范围内一片兵火,紫阁寺自然也未能幸免,玄奘骨塔被毁,遗骨去向不明。

大约又过了一百年,已是战乱甫定的宋朝初年,建康(今南京)长干寺的一位僧人想到了玄奘遗骨,于是千里迢迢奔赴终南山寻找。所幸骨塔虽毁,但这位僧人仍然找到了玄奘的头顶骨并迎至长干寺收藏。此后直至清末,玄奘遗骨一直被视为长干寺(后改为天禧寺)的镇寺之宝。但不幸的是,清末长干寺再次被毁,玄奘遗骨也再次失落。

直到1943年才有消息传出:玄奘遗骨已落入日本人之手。原来,日本人占领南京后,准备在原金陵机器局(今晨光机械厂)内修建一座神社。在平整地基时,发现了一个石函,函内有一个小铜盆,盆内盛有一块顶骨和一小包骨灰,据石函上的文字说明,这就是再次失落了近一百年的玄奘遗骨。

日本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玄奘在日本又有极大的影响。玄奘在世时,就有日本僧人慕名至长安拜他为师。一名叫道昭的僧人学成回国时,玄奘还特意赠送给他两件礼物:一件是自己抄译的舍利经译文;一件是从西域带回,一直自用的药铛。相传,道昭乘船在海上航行了七天七夜,却总是到不了日本海岸。当时船上一片惊呼,有一个术土占了一卦才弄清原因,原来是海龙王想要玄奘的药铛。船上的人当即嚷了起来,都叫道昭把药铛送给海龙王,道昭尽管舍不得,但迫于无奈,只得顺从众人意见,把药铛扔下大海.而那只船也很快靠上了海岸。现在,日本人得到了玄奘的遗骨,岂不如获至宝,大喜过望!日本侵略军立即准备安排将玄奘遗骨送回日本。

然而消息已经透出,迫于舆论压力,日本侵略军未能如愿,只得将遗骨移交汪精卫政府。汪精卫既不想让日本人过分难堪,又想乘机笼络佛教中人,于是把遗骨打碎,除送一块给日本外,共余分藏各地寺院。其后,又几经变迁,现在玄奘遗骨据统计已分为七块,分别收藏于以下地点:

一块葬于南京九华山三藏塔内。三藏塔由当时的汪伪政府职员每人捐砖一块建成。1944年落成时,汪伪政府还大张旗鼓地举行过“奉安典礼”。

一块原藏南京博物院,后移至灵谷寺内玄奘法师纪念堂中。

一块藏北京广济寺。

一块原藏天津大悲院,后于1957年由达赖喇嘛代表我国政府赠予印度,安放在当年玄奘求学讲经的那烂陀寺的纪念堂内。

一块原藏成都静慈院,后供奉于文殊院藏经楼灵骨塔中

一块供奉于日本琦玉县慈恩本院内。

一块安放于台湾日月潭玄奘寺。据说这一块是1956从日本的那一块中分出的。

 

 

玄奘《大唐西域记》的贡献是什么

 

《大唐西域记》似乎与《西游记》无关,但事实上,玄奘的声名远播后世,在很大程度上和这部伟大的著作有关。因为玄奘在佛教中的影响虽然深远,但毕竟还是在佛教范围之内,玄奘自己创立的法相宗也仅仅红火了几十年,之后便急剧衰落了。中国历史上佛教高僧并不少见,至今还为人们所熟知的能有几位?他们的著作被译成多国文字至今仍有价值和活力的,又能有几部?恐怕没有一部能与《大唐西域记》相比。

玄奘回国后,唐太宗出于开疆拓土、平定西域的目的,向他仔细询问了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理状况,并催促玄奘尽快写出来呈送御览。玄奘很聪明地领会了唐太宗的意图,放下手边的一切事务,第二年就完成了这部字数虽不算多,但极为庞杂的巨著。在这部书中,玄奘追述了亲身经历的一百一十个和传闻得知的二十八个城邦、地区和国家的状况。这部书在当时的贡献我们不去说了,在一千多年之后的今天,它仍然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中西交通史、中亚南亚史等的重要资料,无论中外均是如此。

我们不妨举两个例子。

在印度,这部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由于战乱等原因,七世纪前后(也就是玄奘取经的那一段时期之后),印度历史的文字记载非常之少,几乎成了一段空白。而《大唐西域记》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印度近代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在仔细研究了玄奘的记载之后,采取复原玄奘当年行程,步步追踪的办法,终于探明和发掘了王舍城旧址、鹿野寺古剃、阿旃陀石窟、那烂陀寺遗迹等重要文物古迹。如今这些地方都成了重要的旅游景点。为了纪念玄奘,中国和印度政府1950年在重新面世的那烂陀寺旧址上,也就是玄奘当年居住的原地,修建了一座中国式的玄奘纪念堂。

再比如,《大唐西域记》中有一段关于“小孤城”的不起眼的记载,说在旦逻私城(今俄罗斯境内)以南有一座由三百多内地人组成的小城,居民仍保留着内地的语言和习俗。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和前苏联关系紧张时,这段记载派上了大用场。当时苏方试图证明中国古代的管辖生活范围并未到达新疆中部以西的地区,因而中国对新疆的领土权和对沙俄在清代强占新疆以西的大片中国领土的指责都是不成立的。而“小孤城”的记载恰恰证明早在唐代,俄罗斯公国还未形成时,中国内地人的活动范围已经到达。

 

 

本文共12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