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原著欣赏

戏曲影视

全国学会

历届会议

续书种种

作者研究

学者介绍

论文索引

专著介绍

版本研究

热门话题

珍奇收藏

民间故事

连 环 画

儿童乐园

留 言 处

名城淮安

专家论坛

研 究 会

 

 

 

 

一、《西游记》是文艺小说而非科学著作

 

《西游记》是怎样一部书?对此,曾经引起过不少争论。

不过,以前的争论主要是在文学的范围内进行,即《西游记》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或以为是宗教小说,或曰是神话小说,或说是政治小说,或称是游戏之作,等等。但是,近年却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即有意无意地否认《西游记》是一部小说,一部文学作品,而竟以竞称《西游记》是一部科学著作甚至是一部科学巨著为时髦、为高超。因这是一件涉及这部名著定性之事,故不可不为之一辨。

按照传统的说法和习惯的理解,文学作品和科学著作的区别是很清楚的。文学作品的特征是艺术形象,而科学著作的特征则是逻辑推理;前者主要是由形象思维来完成,而后者则主要依靠逻辑论证来实现。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别林斯基有一段名言,历来为文学原理家们所称引,借以从理论上来阐明文作品和科学著作之区别。别林斯基说:

 

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政治经济学家被统计材料武装着,诉诸读者或听众的理智,证明社会中某一阶级底状况,由于某一种原因,业已大为改善,或大为恶化。诗人被生动而鲜明的现实描绘武装着,诉诸读者的想象,在真实的图画里面显示社会中某一阶级的状况,由于某一种原因,业已大为改善,或大为恶化。一个是证明,另一个是显示,可是他们都是说服,所不同的只是一个用逻辑结论,另一个用图画而已①。

 

社会科学如此,自然科学也如此;不过,后者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主要是通过实验来发现和论证自然现象的规律性。很显然,文学和科学的界线是很清楚的。

那么,是否因为时过境迁,文学作品和科学著作的特征已经改变,别林斯基的这段著名论证因此已经过时,传统的习惯的区别文学作品和科学著作的理论也已经失效,因此二者的界线不复存在了呢?当然不是。《西游记》这本书,不管您怎么说,总是一部小说,一部非常典型的文学作品。道理很简单,作家运用的是形象思维,通过富有创造性的完整结构,具体而生动的艺术形象的描绘,叙述了唐僧师徒的取经故事。象《西游记》这样通过创造形象体系来表现一定的创作意图和创作主旨的作品,怎么能变成一部以逻辑论证为特征的科学著作呢?与此不同,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虽然是唐玄奘自己所撰的往西域取经所见所闻的实际经历,有一定的具体性,却不是形象的故事,不是通过构思完整的艺术形象体系来反映和显示这次经历的图画,因而不是小说,也不是严格意义的文学作品,而是一部学术著作。就象李志常记叙其师邱处机应诏西行途中所见所闻等事的《长春真人西游记》一样,后者公认是一部学术著作,而非小说和文学作品。或说:科学幻想小说不就既是科学又是小说吗?这也不对。科学幻想小说当然属小说一类,属文学作品而不属科学著作。这与历史小说、军事小说都属小说,而不属历史学、军事学著作是一样的。

但是,持《西游记》是科学著作说者却无视和混淆这种区别,有意无意地对小说特点撇而不论。却从各种不同角度,实际上将《西游记》当作一部学术性质的书来推荐和论证,或虽然承认《西游记》是小说,却又同时片面强调它是一部具有未来超前意义的科学巨著,甚至反过来对把该书看作小说者作了种种讥嘲。他们都好象发现新大陆那样得意,似乎在《西游记》研究领域或研究史上第一次正确地发现了这部书的性质。这类科学著作说,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几种具体说法:说法之一,认为《西游记》构划了未来世界的理想图景,对未来社会和未来自然科学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某些大胆而具体的设计方案;说法之二,认为《西游记》中的数字符合科学原理,一位论者来信称:他发现金箍棒的重量恰好是埃及大金字塔对角等分线数据的两倍;因此断言:《西游记》中的种种数字都有来历,我们一旦掌握了这些数据,就可以征服宇宙;所以,吴承恩是一位了不起的大数学家;说法之三,认为《西游记》是一部修炼气功的心法要诀,书中阐述的练功程序、炼功原理都有高度的合理性,符合道教许多经典著作所阐述的道理,书中写的气功稳健而有系统,若付诸炼功实践,必能有益于健康长寿;说法之四,认为《西游记》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医书,许多回次中都谈到中医医理、本草和中药的功能等,认为作者是一位医术精湛通晓医理的中医药学家;说法之五,认为《西游记》是一部易学书,阴阳、八卦无所不包。另外还有一些说法,但具有代表性者如上。总之一句话,《西游记》被认为是一部研究自然哲学、气功学、中医学、人体科学、佛学……等的百科全书。

综观以上说法的种种具体内容,我以为没有必要一概否定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所包含的合理性。合理性集中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从未来学、数学、医药学、气功、阴阳五行等等角度来研究《西游记》,不论其结论如何,都是有新意的,有利于开拓《西游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对人们勇于从不同有关学科出发去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西游记》有启示性;其二,诸说所列举和引用的不少具体材料,主要指引自《西游记》中的某些情节、细节、人物、对话、诗词、回目甚至片言只语,许多都是小说中写及的事实,论者在论证中对它们所作出的解释,有不少是细致的正确的,甚至为过去论者所未作,故有利于读者增进对作品的理解。这两方面的合理性,实际上就是最近时期以来《西游记》研究中的新收获之一,是近年整个《西游记》研究工作获得新进展新成就的标志之一。这对于打破《西游记》研究中存在的沉闷局面,活跃学术空气,促进对这部著名古典小说的宏观和微观研究无疑有帮助。我以为就一部小说的思想艺术研究范围来说,其合理性大致如此而已。

问题是若从另一方面看,正所谓真理越出一步就变成谬误,科学著作说的诸种说法,显然都存在着问题。问题何在?我们试从如下方面提出讨论。

其一,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研究《西游记》,恰恰是《西游记》作为一部小说、一部文学作品的特点所允许、所要求和所决定的;但如果由此而断言《西游记》就是有关该学科的学术专著而非小说,那只能是否认或无视文学作品的特点的结果,因而难免陷入谬误。文学作品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反映。作家在广泛熟悉生活的基础上搜集素材,提炼情节,经过想象、虚构、艺术概括和典型化,运用形象化的手法,加以完整地表现。因此,就文学的总体而言,它所反映和描绘的人们生活,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即使从某一部作品来说,由于其作者生活的丰富,学识的渊博,才能的杰出,因而他笔下反映的生活内容,相对而言,也可以达到非常广泛和深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无所不包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称该书为百科全书式的文学作品。对这样的文学作品,人们当然可以从多学科的角度来加以研究和分析,以求论述的深入。但是,因此如果就不承认这部书是文学作品,而是一部实际意义上的百科全书或有关该学科的著作,那岂非一大笑话!同样,《西游记》作者由于才能的超群,学识的丰富,思想的深邃,他在汲取历史上描绘唐僧“西游”取经作品基础上写成《西游记》时,不但充分地发挥了艺术创造性。又广泛地成功运用了戏笔和幻笔;所以,作品中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人间社会的内容,而且还充满着飞驰幻想的理想性因素;不但多方面地描绘了历史文化和生活文化,而且常常涉及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多学科的材料。因此,论者们对《西游记》作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完全应该的和值得提倡的。但是,这正是这部小说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是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特点所决定的。如果因此而断言它是数学书、医学书、气功书、易学书、未来学专著,岂非言过其实而超出真理一步?因为在《西游记》中,除了在形象描绘中的某些场合触及这些有关学科的一些方面外;可以断言,作者根本没有有意识地从规律性上论证过这些专门性的学科理论,或者说,只是在形象描绘和创造形象中运用了气功、医药等方面的知识和材料,而不是在论述气功、医药等学科问题时运用了形象的方法。因此,怎么能说《西游记》是一部科学著作,甚至是科学巨著呢?

其二,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研究《西游记》要恰如其份地探讨其反映该学科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及其在全书形象描绘中的作用和意义,实事求是地充分发掘和评价其启示性,这同样也恰恰是《西游记》作为一部小说、一部文学作品的特点所允许、所要求和所决定的;但如果由此而脱离《西游记》形象描绘的特性,把《西游记》当作一部科学著作来对待,那不仅是可笑的,而且将是毫无结果的。就以从未来学角度研究《西游记》为例来说罢,不论是在未来社会方面或者未来自然科学方面,从《西游记》中所获得的归根到底仅仅是启示性而已,而不是从理论上推断出现成模式或现成结论。不过,这种启示性由于是通过艺术形象所提供,换句话说,是人们通过欣赏《西游记》的艺术形象而获得,所以,这种启示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是无尽的是无比宽泛的,甚至可以说比任何现成模式和现成结论都要特殊和深刻。它不是只能让人们去按模翻制,而是启发人们打开思路运用智慧自己去开拓去创造。现代医学外科剖腹术的成功,如果有资料证明与孙行者在车迟国斗法时的剖腹有关,宇宙火箭和飞船的发明创造,如果也有资料证明的确与孙猴子的一耸身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有关,那也必然只是从形象描绘中获得某种启示,鼓舞人们去实验、去设计和去创造,而决不是从《西游记》里找到了和学到了具体的剖腹手术理论和在宇宙中飞行的数据和方法。因此,如果把这种启示性,作绝对化的理解,把它当作完全合乎科学规律性的某种现成模式或现成结论,以此为根据来评定其价值,那是毫无结果的。想从x西游记》里找现成医理药方,成果将是极其有限的,也许难免要碰壁的;把小说中的数字(这种数字可能会有数百个罢),当作数学科学来研究,当作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要求的规律性来研究,成效也将是渺茫的。我以为其中许多描写不过是游戏笔墨和荒诞手法而已。有些内容也许符合生活真实的材料,或引自前人著作、前人学说,或与某种规律性现象偶合,如小说中有些数字,与民俗、宗教有关,某些药理符合医药学,因而具有学术性参考价值;但更多的数字和药理却只是由于形象描绘的需要,充满着随意性,而决不是象一部科学著作那样对任何一个数字、任何一首药名诗,都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和科学实验,都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因此,怎么能将这样的文学作品说成是科学著作,甚至科学巨著呢?

其三,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研究《西游记》,与从艺术美学的角度研究《西游记》一样,应该从这部小说的整个形象体系的把握出发,充分认识和研究形象特征的基础上来进行,而不能撇开全书的形象体系,仅仅着眼于作品的个别情节、细节,人物的个别行动、对话,全书的个别回目、片言只语,甚至某些非情节性的诗词偈语,来对全书作评价和遽下判断。这种评价和判断之不切实际是可想而知的。这显然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绝对化和片面性;如果再加上望文生义和随意附会式地索隐和探讨其所谓“文外重旨”,那就完全脱离形象的规定性,变成论者的主观臆断了。如有论者分析了几首药名诗,就断言《西游记》作者是精通药理,《西游记》是一部医药书;分析了小说的一些回目,就遽言《西游记》是一部气功书;又如认为猪八戒在金兜洞偷“背心”,既是偷背心(衣服),也是“背”离赤子之“心”,并认真其事地认为第一回回目“灵根孕育源流出”,说的是什么宇宙按宇宙法则逐步形成和是什么人类起源论等等,这就难免把《西游记》论断为是科学著作,陷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谬误。但综观科学著作说的种种论述,却充满着这种撇开艺术形象体系的特征于不顾的片面性和绝对化,以及望文生义、随意附会的做法。其实,这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当论者们一定要把《西游记》说成是科学著作甚至是科学巨著时,总得在作品中找根据,而真正可作为科学著作根据的材料,相对而言,无疑是极其稀少,其中有许多是模棱两可的缺乏规定性的,因为《西游记》毕竟是一部依靠形象化的手段来完成的小说,而根本没有任何经过科学论证和科学实验的符合规律性的科学内容,因此只好挖空心思煞费心计地去望文生义、随意附会,力图找出和占有更多的根据,但实际上却往往是一些不足为据的根据。所以,在这样基础上作出论证和判断,其结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就不难想见了。

其实,我们不妨冷静地思考一下如下的问题,即:把《西游记》看作是科学著作,而不认为是小说,对这部名著究竟是一种高度推崇呢?还是一种实际上的贬低?这值得那些热衷于提倡科学著作说甚至科学巨著说者认真地想一想,而我以为只能是后者而不可能是前者。为什么?《西游记》作为一部古典小说,不但古往今来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而且早已飞越重洋,深受世界人民的欢迎,从而成为一部众所承认的古典名著名垂文学史册。这部小说中的不少故事早为人们所熟悉,其中的不少人物特别是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等,几乎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同时,通过广泛而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和评论,这部小说的审美价值、文化意义及其所提供的创造性的艺术经验,也逐步被人们所发掘和总结;在这样的基础上,又通过不同学科的多角度地进行探讨,必将进一步揭示并开拓其艺术价值和认识价值的深广度,及其无穷无尽的启示性,从而从理论上不断提高其创造性程度及其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上的地位。相反,如果把它视为一部科学著作,我简直不能想象它在中国科学史和世界科学史上究竟能占上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因为从一部科学著作来要求它,不但缺乏严密的科学论证,而且几乎说不上有什么创造性的科学发现。从数学上看,能比得上祖冲之发现圆周率?从医药学上看,能比得上《内经》和《本草纲目》?从气功上来说,能超过《参同契》和《悟真篇》?即使从未来学上说,它又从理论上论证过什么本来的新创造?总之,从《西游记》中获得的启示,不论是过去已经获得的或将来还要获得的启示,一切都渊源于和根植于该书形象创造的成就;离开形象的成功创造,来侈谈它的什么科学成就,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脱离实际的。因此,可以断言,如果说《西游记》是一部科学著作,也许只能算是一部不入流的科学著作,而根本不可能像持科学著作说者所夸张其辞地宣称那样成为一部全中国学术界以至全世界学术界众所承认的多学科的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巨著。这是可以预言的。

总之,《西游记》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名著,这是我们广泛而深入地剖析其特性的具体表现的前提和基础。


————————————————

 

① 别林斯基:《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第一篇)。


 

         本书篇目:

一、《西游记》是文艺小说而非科学著作

二、戏墨寓至理  幻笔抒奇思

三、巧构妙境出高格

四、呆子形象面面观

五、美猴王美在哪里

六、圣僧和愚氓的合影

七、阳本不可能是《西游记》祖本

八、《西游原旨》白文亦非《西游记》祖本

九、“大略堂《释厄传》古本”之谜寻解

十、《西游记》陈《序》称“旧有《叙》”是指虞《序》吗

十一、虞《序》倡《西游记》邱作说可信吗

十二、《西游证道书》“原序”是虞集所撰吗

十三、邱处机不是《西游记》作者

十四、陈元之并非《西游记》作者

十五、吴承恩永远活在人们心灵中

后  记

 


 

 

西游记宫制作

版权所有

 

本网站由中国江苏省淮安市西游记研究会(负责人:刘怀玉)建立并维护
联系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楚州锅铁巷41—8号    邮编:223200   电话:0517-5915467

联系信箱:xyjg01@163.com

h5915467@public.hy.j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