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原著欣赏

戏曲影视

全国学会

历届会议

续书种种

作者研究

学者介绍

论文索引

专著介绍

版本研究

热门话题

珍奇收藏

民间故事

连 环 画

儿童乐园

留 言 处

名城淮安

专家论坛

研 究 会

 

 

 


三、世本的残缺问题及其形响


明代金陵世德堂刻《西游记》是现存最早的百回本《西游记》,共二十卷,俗称世本。国人通过所见世本,即今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本,台北天一社曾出影印本,北京图书馆存有该本的微缩胶卷。但此本有残缺。究竟残缺多少?人民文学出版社刊本《西游记》卷首《关于本书的整理情况》说,第十四、四十三、四十四、六十五、八十七回有残缺;李时人《西游记考论》则认为四十三回未残,其余同上;苏兴、刘兴汉校评本《西游记》卷首《校评说明》指出残缺的是十五、三十七、三十八、四十三、四十四、六十五、七十四、八十七各回。各家说法不一,显然其中或有误。

我仔细查阅了天一社影印本,实际有较多残缺的是:第十五回缺二叶,(结尾又缺数句),第四十三回缺一叶,第四十四回缺半叶,第六十五回缺半叶(另半叶缺为图像),第七十四回缺一叶,第八十七回缺一叶,共计六回中残缺文字六叶。此外,第十七回回末缺最后一句结语,第十八回缺回数和目最,第八十五回形似不缺,因在回末诗“有难的江流专遇难,降魔的大圣亦遭魔”后有一“终”字,但实际上按习惯缺一结语,第一百回仅止于佛号“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缺佛号后全书终结数语。

搞清世本的实际残缺情况,对《西游记》的校点和探讨版本的演变问题有所助益。

举例说,世本第十五回残缺二叶,该本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四字,如无空格,此处共缺1152字。具体说,小龙吞吃了唐僧的白马,行者与之打斗,缺叶之前最后写到小龙“力软筋麻,不能抵敌,打”为止,以下即缺佚,后来另页开始是“直至落伽山”。经查明刊《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李评本),此段文字不缺。大意为小龙不敌,打一个转身,深潜洞底,行者拘来山神问清小龙来历,揭谛主动要求去请观音,来到南海落伽山,据计算为1152字。再查清刊《新说西游记》(新说本),此段文字亦为1152字,皆与世本此处所缺字数相同。人文本以世本为底本校点,所缺文字以新说本补足,但人文本此段补文为1153字。为什么多出一个字?经与李评本、新说本对读,发现“念一声唵字咒语”一句,在人文本中变成“念了一声唵字咒语”,多出一个“了”字。另外,对读中还发现李评本、新说本此段文字中有“他怎肯出来招声”一语,人文本错成“他还肯出来招声”。有的今刊本虽说以世本为底本,但缺文竟用录人文本,差错亦被承袭,如河北人民出版社所出的钱氏校点本。

据以上材料,我以为在一般情况下,今见的这部世本是不可能翻到出李评本和新说本的。但是,实际情况却远为复杂。我们且再看世本第十七、十八回的缺佚情况。

查世本正文回目,只能查见第十七回和第十九回,而缺中间的第十八回。经与李评本对读,原来世本第十七回写到观音降伏熊罴后径回南海,此处有诗一首,最后两句是“降怪成真归大海,空门复得锦袈裟”,单列一行;紧接换行,即为“行者辞了菩萨,按落云头”。而李评本在“空门复得锦袈裟”句止属第十七回,而“行者辞了菩萨,按落云头”则为第十八回的开头,回目为“观菩院唐僧脱难,高老庄行者降魔”,再对读新说本,则在诗句“空门复得锦袈裟”之后,尚有一句结语:“毕竟不知向后事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接着为第十八回,回目下句是“高老庄行者降魔”。对照人文本,可知它在以世本为底本校点时,对新说本的这一句结语补足第十六回之缺,但它的第十八回回目下句“高老庄大圣除魔”却又非采自新说本,而是按世本的总目录所补,与新说本、李评本都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世本第十七回、第十八回的残缺,与其它各回残缺半叶或一叶的情况不一样,后者是刊本流行过程中的缺损,而前者则是在刊刻过程中造成的错失。接世本的刊刻版式,每回结束诗后的结语占一行,正文的回数占一行,回目又另占一行。今见世本第十七、十八回之缺佚,实际上是缺三行,具体说是缺在第十七回结束诗“空门复得锦袈裟”那一下半叶的第五行与第六行之间。世本的这一缺佚,若不与李评本或新说本相对读是不易发现的,而人文本正是根据新说本(后来又参照了李评本),在此分列出第十八回回目,并加补了第十七回的结语,对此,似乎至今未有人提出异议。

然而,我仔细对读了有关的《西游记》版本后,对第十八回的分列位置甚感怀疑,也就是说,世本的第十七回是否一定结束在“空门复得锦袈裟”这一句?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根据《西游记》版本的演变史,最早将世本这一错失予以纠正的当是李评本。因为经查问世于李评本之前的《唐僧西游记》和《鼎锲京本全像西游记》(杨闽斋本)这两种节本,同样沿袭了世本的这一缺陷,未能标出第十八回回目;而在李评本之后,不论是节本《西游证道书》、《西游真诠》,还是全本《新说西游记》,既按李评本所分列出第十八回及其回目,而且又添补了第十七回的结语。只不过前两种节本的结语为:“要知向后事情,且所下回分解”,而新说本则接世本的习惯作“毕竟不知向后事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李评本在翻刻世本的过程中,较此之前的《唐僧西游记》等两种节本固然稍为细致;但与之后的《西游证道书》和新说本,却又显得粗疏了。李评本既然在翻刻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粗疏性,那么我们对它如何分列第十八回产生一定的怀疑,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以为可提出如下两点:一、现见第十七回结尾为八句诗句,但其它九十九回中,八句结尾的极少,只有三回,最多的是两句或无诗句,分别为五十九回和三十二回,其余五回为四句;二、现见第十八回开头为“行者辞了菩萨”,但其它九十九回中,开头多为“却说”、“话说”、“话表”,或者是“且不言……却说”,共八十九回,其中“却说”,就占十四回;其它七回虽无上述开头,但有入回诗词。全书只有三回既无入回诗词,亦不用“却说”等开头格式。这就说明,像目前所见的第十七回结尾和第十八回开头的样子,在《西游记》中可说是绝无仅有的。据此,我怀疑现在这两回的分法并不符合作者的原意,而只是李评本的意图。

那么,是否有更恰当的分法呢?我以为有几种可能:一是将目前第十八回开头一段行者烧毁黑风洞,“拿了袈裟,驾祥光,转回直北”作为第十七回结尾,而“话说那三藏望行者急忙不来,心甚疑惑”作为第十八回开头;二是将第十七回结束在观音降伏黑熊时,“那黑熊才:一片野心今日定,无穷顽性此时收”,以下“菩萨吩咐道:悟空……”作为第十八回开头;三是将第十七回结尾再稍提前到“半空里笑倒了美猴王,平地下滚坏了黑熊怪。”这三种分法,都切合第十七回回目“观世音收伏黑熊怪”和第十八回回目“观音院唐僧脱难”;但比较起来,以第一种可能更恰当一些。但究竟何种分法符合世本的原意,也只能由将来的版本发现来验证了。

但从以上材料分析,有一点却可以大体肯定,即:无论是节本《唐僧西游记》和杨闽斋本,还是李评本,这些现存的明代刻本,都是从今见的这一版世本直接发展而来的。否则,它们在承袭这一版世本的刊刻中错失如第十七回结尾等的特殊情况,痕迹竟如此宛然?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西游记宫制作

版权所有

 

本网站由中国江苏省淮安市西游记研究会(负责人:刘怀玉)建立并维护
联系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楚州锅铁巷41—8号    邮编:223200   电话:0517-5915467

联系信箱:xyjg01@163.com

h5915467@public.hy.j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