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原著欣赏

戏曲影视

全国学会

历届会议

续书种种

作者研究

学者介绍

论文索引

专著介绍

版本研究

热门话题

珍奇收藏

民间故事

连 环 画

儿童乐园

留 言 处

名城淮安

专家论坛

研 究 会

 

 

又载净于贞观十三年(639年)开讲《法华》,道士蔡晃奉皇储(高宗)命与净抗论。这种激烈论辩一直延续到盛唐,如「开元十八年(730年),于花萼楼对御,定二教优劣,氤雄论奋发,河倾海注,道士尹谦对答失次,理屈词殚,论宗乖舛。」(《宋高僧传》卷第五《唐长安青龙寺道氤传》)

歴史上以「灭佛」着称的唐武宗也曾亲自参加过这种论衡,据《新唐书》卷一三九《唐彭州丹景山知玄传》曰:

 

武宗御宇,初尚钦释氏,后纳蛊惑者议,望祀蓬莱山,筑高台以祈羽化。虽谏官抗疏,宰臣屡言,终不回上意。因德阳节,缁黄会麟德殿,独召玄与道门敌言「神仙为可学不可学耶?」帝叉手付老氏中『理大国若烹小鲜』义,共黄冠往复。玄陈:『帝王理道,教化根本。言神仙之术,乃山林间匹夫独擅高尚之事业,而又必资宿因,非王者所宜。』辞河下倾,辩海横注,凡数千言。闻者为之股栗,大忤上旨,左右莫不色沮。左护军仇士良、内枢密杨钦义惜其才辩,恐将有斥逐之命,乃密讽贡《祝尧诗》。玄立成五篇,末章云:『生天本自生天业,未必求仙便得仙。鹤背倾危龙背滑,君王且住一千年。』帝览诗微解。帝虽不纳忠谏,而嘉其识见口给也。」

 

歴代三教论衡的重大论辩中,道士「理屈词殚」不止一次两次。自张宾需周武帝亲自升座撑腰(参《续高僧传·护法篇·隋益州孝爱寺释智炫传》),到元魏时姜斌被勅「论无宗旨」,驱逐下席(参《广弘明集》卷第一《元魏孝明帝召佛道门人论前后》)。综观「论衡」歴史,道流虽然屡占下风,但也用得着曾国藩的一句话,叫做「屡败屡战」,故论衡事得以长久持续,而以「三教圆融」为告结束。此即陈寅恪氏所云:「道教对输入之思想,如佛教摩尼教等,无不尽量吸收,然仍不忘其本来民族之地位。既融成一家之说以后,则坚持夷夏之论,以排斥外来之教义。」(《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道家所以常败之故,首先是其模仿抄袭释氏处既多且陋,如《弘明集》卷六谢镇之《重与顾道士书》谓「道家经籍简陋,多生穿凿。至如灵宝妙真,采撮法华,制用尤细。」两相论辩,不免有「李鬼见李逵」之困且窘。譬如唐中宗代武周正位,正欲削减武曌倚重的释氏势力,不意论辩《老子化胡经》时,竟被释徒善辩者所乘,以至不得不明令废止《化胡经》:

 

「释法明,本荆楚人也。博通经论,外善群书,辩给如流,戒范坚正。中宗(705-712年)朝入长安,游访诸高僧,适遇诏僧道定夺《化胡成佛经》真伪。时盛集内殿,百官侍听。诸高位龙象,抗御黄冠,翻覆未安, [危+臬][危+兀]难定。明初不预其选,出场擅美,问道流曰:『老子化胡成佛,老子为作汉语化?为作胡语化?若汉语化胡,胡即不解;若胡语化,此经到此土,便须翻译。未审此经是何年月,何朝代,何人诵胡语,何人笔受?』时道流绝救无对。明由此公卿叹赏,则神龙元年(705年)也。其年九月十四日,下勅曰:『仰所在官吏废此伪经,刻石于洛京白马寺,以示将来。』勅曰:『朕叨居宝位,惟新阐政,再安宗社,展恭禋之大礼,降雷雨之鸿恩,爰及缁黄,兼示惩劝。如闻天下诸道观皆径化胡成佛变相》,僧寺亦画玄元之形,两教尊容,二俱不可。制到后,限十日内并须除毁。若故留,仰当处官吏科违勅罪。其《化胡经》累朝明勅禁断,近知在外仍颇流行,自今后其诸部《化胡经》及诸纪录有化胡事,并宜除削。若有蓄者,准勅科罪。』其月洛京大恒观主桓彦道等上表固执,勅批曰:『朕以匪躬,忝承丕业,虽抚宁多失,而平恕实专。矧夫三圣重光,玄元统序,岂忘老教,偏意释宗?朕志款还淳,情存去伪。理乖事舛者,虽在亲而亦除;义符名当者,虽有怨而必录。顷以万机馀暇,略寻三教之文。至于《道德》二篇,妙绝希夷之境。天竺有空二谛,理秘真如之谈。莫不敷畅玄门,阐扬至赜,何假化胡之伪,方盛老君之宗?义有差违,文无典故,成佛则四人不同,论弟子则多闻舛互。尹喜既称成佛,已甚凭虚;复云化作阿难,更成乌合。鬼谷、北郭之辈,未践中天;舍利、文殊之伦,妄彰东土。胡汉交杂,年代亦乖。履水而说涅槃,曾无典据;蹈火而谈妙法,有类俳优。诬诈自彰,宁烦缕说。经非老君所制,毁之则匪曰孝亏;文是鄙人所谈,除之更无彰先德。来言虽切,理实未安。宜悉朕怀,即断来表。』明之口给,当代无伦。援护法门,由之御侮,恶言不入耳,其是之谓乎!」(《宋高僧传卷十七·唐江陵府法明传》)

 

其次佛徒本长天竺思辨,自入中土,特擅口舌之利,甚至不惜以口辞陷人罪名:

 

「释利涉者,本西域人也,即大梵婆罗门之种姓。夙龄强志,机警溢伦,宗党之中,推其达法……有颖阳人韦玎,垂拱中(685-688年)中第,调选河中府文学,迁大理评事秘校。见涉讲筵币帛堆积,就乞选粮,所获未厌。表请释、道二教定其胜负,言释、道蠹政可除。玄宗诏三教各选一百人,都集内殿,韦玎先陟高座,挫叶净能及空门思明,例皆辞屈。涉次登座,解疑释结,临敌有馀,与韦往返百数千言,条緖交乱,相次抗之,棼丝自理,正直有归。涉重问韦曰:『子先登席,可非主耶?未审主人何姓?』玎曰:『姓韦。』涉将『韦』字为韵,揭调长吟。偈词曰:『我之佛法是无为,何故今朝得有为?无「韦」始得三数载,不知此复是何「韦」?』涉之吟作,百官悚然。帝果忆「何」(按至东汉末之后戚,一般认为是导致汉亡的罪魁)「韦」(即唐中宗韦后家族,李隆基是以诛灭韦氏家族其势力而登帝位的)之事,凛然变色曰:『玎是庶人宗族,敢尔轻蔑朕玄元祖教,及凌铄释门?』玎下殿俯伏待罪,叩头言:『臣非庶人之属。』涉贵其钳利口以解疏狂,奏曰:『玎是关外之人,非玄贞之族类。』勅贬象州,百姓赐涉钱绢,助造明教寺,加号明教焉。二教重熙,涉之力也。因着《立法幢论》一卷。公卿有言曰:『涉公是韦掾之膏肓也。』涉曰:『此举也,矢在弦上,不得不发。』自此京城无不改观,言谈讲者,以涉为最焉。」(《宋高僧传·唐京兆大安国寺利涉传》)

 

唐玄宗本崇道教,惟此刻正在大力追究政敌韦后(已废为庶人)之势力,所以不复分辨「城南韦、杜」(7)之京兆豪门,与「关外之韦」并非一族,竟借「轻蔑朕玄元祖教,及凌铄释门」发难,就如看戏入迷,徒然自怜。而利涉突于论辩「往返百数千言,条緖交乱」的胶着之际,发此与论题毫无关联,而与时事政治疑似之横炮。后世佛徒竟然加载典籍,引以为荣,是其论辩不择手段已至于斯极。

复次为释氏极为重视宣传,且早具系统之理论武装,其细密深致,足为后世业宣传者师法。如《高僧传·唱道篇·论》曰:

 

「夫唱导所贵,其事四焉:谓声、辩、才、博。非声则无以警众,非辩则无以适时,非才则言无可采,非博则语无依据。至若响韵钟鼓,则四众警心,声之为用也;辞吐后发,适会无差,辩之为用也;绮制雕华,文藻横逸,才之为用也;商榷经纶,采撮书史,博之为用也。若能善兹四事,而适以人时。如为出家五众,则须切语无常,苦陈忏悔;若为君王长者,则须兼引俗典,绮综成辞;若为悠悠凡庶,则须指事造形,直谈闻见;若为山民野处,则须近局言辞,陈斥罪目。凡此变态,与事而兴,可谓知时知众,又能善说,虽然故以恳切感人,倾诚动物,此其上也。昔草创高僧,本以八科成传,却寻经二技,虽然道为末,而悟俗可崇。故加此二条,足成十数。」

 

佛教讲经唱导的另一特点是极善营造戏剧化氛围:「至如八关初夕,旋绕行周,烟盖停氛,灯惟靖耀,四众专心,叉指缄默」,言其最佳环境;「尔时导师则擎炉慷慨,含吐抑扬,辩出不穷,言应无荆谈无常,则令心形战栗;语地狱,则使怖涙交零;征昔因,则如见往业;核当果,则已示来报;谈怡乐,则情抱畅悦;叙哀戚,则洒涙含酸。于是阖众倾心,举堂恻怆,五体输席,碎首陈哀。各各弹指,人人唱佛」,言其表演高妙;「爰及中宵后夜,钟漏将罢,则言星河易转,胜集难留。又使人迫懐抱,载盈慕恋,当尔之时,导师之为用也。其间经师转读,事见前章。皆以赏悟适时,拔邪立信」,崱言其配合时间进程而转变有方。所以「其有一分可称,故编高僧之末。」(《高僧传·唱道篇·论》)

圆仁书内还说:「又有化俗法师与本国导飞教化师同也,说世间无常空苦之理,化导男弟子、女弟子,呼『导化俗法师』也。讲经论律记疏等,名为『座主和尚大德』;若衲衣收心,呼为『禅师』,亦为道者;持律偏多,名『律大德』,讲为『律座主』;余易准尔也。」亦证实了佛教讲经中专业划分之细密。

「雄论奋发,河倾海注」也好,「辞辩浏亮,折冲异论」也好,「论难锋起,辞辨泉注」也好,都说明论辩之激烈,不免旁征博引,相互诘难,并不断提高论辩水平,这样,「三教论衡」就日趋伎艺化。元和(806-820年)时期盛行之俗讲,实源于此。


四,「三教论衡」与唐代文化政策

 

佛教自魏晋南北朝席卷中土,称雄一时,其间也曾多遇挫折,其显著者为著名之「三武(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及唐武宗李炎)一宗(周世宗柴荣)灭佛」,背后均有道教作祟。陈寅恪曾引《旧唐书》陆叁《萧瑀传》及释彦悰《护法沙门法琳别传》之载贞观十一年(637年)正月《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认为:

 

「观上录唐太宗两诏,知佛教自隋文帝践祚复兴以来,至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始遭一严重之压迫。前此十年,即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五月虽有《汰沙门僧尼道士女冠》之诏,其实并未实行(详见《旧唐书》壹《高祖纪》及《通鉴》壹玖』武德九年五月辛巳下诏命有司汰天下僧尼道士女冠条』)。且彼时诏书,兼涉道士女冠,非专为僧尼而发也。盖佛教自北周武帝废灭以后,因隋文帝之革周命而复兴。唐又代周,以李氏为唐国姓之故,本易为道士所利用。……当日佛教处此新朝不利环境中,惟有利用政局之变迁,以恢复其丧失之地位。而不意竟于』袭亡国遗风』之旧朝别系中,觅得一中兴教法之宗主。」(《武曌与佛教》)

 

此即指武曌利用《大云经》为女主之符而革唐命事。但开元天宝年间(713-756年),玄宗不断提高道教地位,并尊老子著作为《道德真经》,庄子为《南华真经》,庚桑子为《洞灵真经》、列子为《冲虚真经》,又在科举中增设庄、老、文、列四科,有效遏制了佛教独盛的趋势。同时又调和三教,亲注《孝经》、《金刚经》及《道德经》颁行全国,王重民《敦煌变文研究》甚至认为这是「直接促使讲经文加速发展」的动力。开元、天宝应视为变文、俗讲一类冩本的发韧期。

《敦煌变文集》卷四《降魔变文一卷》,开首一段叙及的情况,就颇象是「三教论衡」辩论之前时的虚谀之词∶

 

伏惟我大唐汉圣主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陛下化越千古,声超百王,文该五典之精微,武折九夷之肝胆。八表总无为之化,四方歌尧舜之风。加以化治之馀,每弘扬于三教。或以探寻儒道,尽性穷源;批注释宗,句深相远。圣恩与海泉俱涌,天开与日月齐明;道教由是重兴,佛日因兹重曜。

 

这里的「无为之化」言道,「尧舜之风」谈儒,且明言「弘扬三教」。佛教所以须如此不遗余地力呕歌儒道,无非因为李唐以老子为宗,唐玄宗又是崇信道教之人,可知俗讲变文与「三教论衡」之关系了。

窃以为唐代所以能收拾四百年之纷乱踵继于大汉,且启千载之文化格局,而以「盛世」为后人津津乐道者,非特杜甫《忆昔》诗所形容「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食。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藏廪俱丰实」之富庶丰饶,而实因文化发逹;文化发逹亦不仅诗人辈出,文风特盛,更在于文化政策允宜。综观有唐一代的思想文化政策,其间虽不免仍有极端之举,但包括求法、译经、论衡及制度诸端,尤能力矫前代佞崇或者排斥之偏激,力行包容消纳,而终使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为「三教圆融」之故也。

当然,玄宗之政策未必是自觉的,「三教论衡」应有的重大严肃性质大概也从他开始「消解」的。如《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云泌七岁时,正值——

 

「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悉诏能言佛、老、孔子者,相答难于禁中。有员淑者,九岁,升座,词辩如注射,坐人皆屈。帝异之,曰:『半千孙,固当然。』因问:『童子岂有类若者?』淑跪奏:『臣舅子李泌。』帝即驰召之……因贺帝得奇童。帝大悦曰:『是子精神,要大于身。』赐索帛,勅其家曰:『善视养之。』」(8)

 

以应门五尺之童,作论衡三教之戏,所「言」为何,虽不得详知,但必非义理之辨。

据郭湜《高力士外传》:「上元元年(760年)七月,太上皇移西内安置。每日上皇与高公亲看扫除庭院,芟蕹草木,或讲经论议,转变说话。虽不近文律,终冀悦圣情。」亦可知玄宗所好之「讲经论议」,未必「近文律」,或者类同俗讲。


五,「三教论衡」与义理之衰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二曾载「崇真寺比丘惠凝死,七日还活,经阎罗王检阅,以错名放免。惠凝俱说……融觉寺昙谟最,讲《涅槃》、《华严》,领徒众千人。阎罗王云:『讲经者心懐彼我,以骄凌物,比丘中第一麄行。今唯试坐禅诵经。』其昙谟最曰:『贫道立身已来,唯好讲经,实不闇诵。』阎罗王勅:『付司。』即有青衣十人,送昙谟最向西北门,屋舍皆黑,似非好处。」「自此以后,京邑比丘,悉皆诵禅,不复以讲经为意」(参《宋高僧·元魏洛阳慧凝传》)

按昙谟最即是与道士姜斌辩论之僧。因此《宋高僧传》叹息此事,有「系曰:昙谟最坐讲法而人我,因入黑门中。若禅诵者,人我随增,知亦不免。最与道士姜斌争论,护法之功可补前过。无谓传法之人皆堕负处。胡后偏见不王,吁哉!」汤用彤《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评论说:「此故事或虽伪传,然颇可反映当时普通僧人之态度。后魏佛法本重修行,自姚魏颠覆以来,北方义学衰落。一般沙门自悉皆诵禅,不以讲经为意,遂至坐禅者,或常不明经义,徒事修持。」他引道宣《僧传·习禅篇》,感慨「顷世定士,多削义门,随闻道听,即而依学,未曾思择,务背了经。每縁极旨,多亏声望,吐言来诮,往来繁焉。或复耿着世定,谓习真空。诵念西方,志图灭惑。肩颈挂珠,乱掐而称禅数;衲衣乞食,综计以为心道。又有依托堂殿,绕旋竭诚。邪抑安形,苟在曲计。执以为是,余学并非」云云之后,还指出「道宣所言,虽指隋唐僧人,然禅法兴盛,智学废替,自更易发生此类现像。北朝末叶,衡岳慧思,天台智顗极言定慧之必双修,或亦意在纠正北朝一般禅僧之失欤?」

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则引俞正燮《癸巳存稿》十二「(昙谟〕最实聪逹高僧,即有凌物,然以噉肉醟酒殴骂淫秽以为圣贤菩萨地位者,最不宜受业报。盖僧家是非淆乱,不可思议。至惠凝所说造作经像,正欲得他人财物,及劫夺民财,假作佛寺,俱付司入黑门。此阎罗王所判,则灼然是非之心矣。」认为「按此故事似系出于坐禅派僧徒所伪造,以攻击异派,甚至如昙谟最本修禅学,唯以兼明论道,遂亦不惜加以诬蔑。宗派斗争,用心至深。俞氏谓不可思议者,由于未考当时佛教之情势耳。」

诵经唱导之衰落的另一证据是慧皎《高僧传》特置「经师」、「唱导」两科,《续高僧传》则合为「杂科」,《宋高僧传》亦置于《杂科》之中,其「论」谓:

 

昔梁传中立第十篇曰「唱导」也,盖取诸经中「此诸菩萨皆唱导之首」之义也。唱者,固必有和乎;导者,固必有达者。终南释氏观览此题,得在乎歌赞表宣,失在乎兼才别德也。譬若别均天分,重赋全才,虎双翼而飞,鹰四足而击也。于是建立杂篇,包藏众德,何止声表,无所不容。

 

已证明佛道之争已由义理之辨,开始向以诵经争取下层信徒方向转变。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唐时新兴的中国化佛教派系大量涌现,如天台宗初盛于隋唐,按天台宗学说以《法华经》第一卷「方便品」为据,大开「方便法门」,以调合儒、道两家思想。实开「中国化佛教」之先河。(9)而净土宗则更为简捷,只须日诵「南无阿弥陀佛」,都不必深研义理。而彻底中国化的南禅一派自慧能、神会已后,摒弃义理烦难,提倡顿悟,「不立文字」,「不落言筌」,一时扫荡天竺诸派,以至「十寺九禅」。无疑加速了这种变化,导致讲经唱导转而为俗讲,并且必然要进行内容本土化和形式通俗化的努力。元和已后,可视为变文、俗讲及话本的滥觞期。


本文共 4 页:1234     下一页

 

 

 

西游记宫制作

版权所有

 

本网站由中国江苏省淮安市西游记研究会(负责人:刘怀玉)建立并维护
联系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楚州锅铁巷41—8号    邮编:223200   电话:0517-5915467

联系信箱:xyjg01@163.com

h5915467@public.hy.js.cn